“拜见皇上、太后娘娘!”
皇帝轻抬手掌,“免礼,都坐吧。”
问过安,众人落座。太后面色不善的冷冷对皇帝说:“皇帝,你跟他们说吧!”
“是!母后!”
太后严肃的表情让众人都忐忑不安,纷纷注视着皇帝。
“今日把你们都叫到永安宫来,是为了告诉你们两件事。”皇帝看着众人说道:“虽然你们身处后宫,但对北江王在北江造反称帝的事肯定也知道个大概。”
众人点点头,皇帝继续说道:“经朕和朝中众臣商议,朕决定御驾亲征,亲自平叛。”
闻言,我大惊,他竟要御驾亲征?昨夜已有计划了吧?既去了揽月宫一趟,其它的都说了,为何唯独此事没说?
其他嫔妃脸上也同样是惊讶不已的表情。而太后明显余怒未息,恨铁不成钢的侧过头去。
“皇上,朝中骁勇武将众多,何至于您御驾亲征。”皇后又是担忧又是不解的询问道。
静妃也附和道:“是啊,皇上!我大徵人才众多,随便派一个领军也能剿灭叛军反贼,收复北江。皇上你为何要自己亲自上战场,又危险又受罪的,让人多担心啊。”
皇帝还没说话,太后便赌气似的说:“你们就别劝皇帝了,方才哀家软硬兼施也没说服皇帝改变主意。就算多了几个人劝又他如何,他根本体会不到这么多人为他担惊受怕的心情;根本不会考虑若他在战场上出了什么事,他的母亲和妻子将如何自处。”
原来杀伐果断的太后也只是处置别人生命时杀伐果断。
当然,所有人都听出了太后是在说反话。于是,皇后再次劝说:“皇上,妾身为皇后,自当支持您的所有决定。但是,妾也是你的妻子,实在无法赞同自己的夫君去冒险。况且,母后身子不好,若让她老人家为你担惊受怕,伤心又伤身,你于心何忍啊?”
除了我、皇贵妃和淑妃,众人纷纷附和:“皇上,皇后说得对……”
我是不想说假话,所以张嘴了但没出声。但是皇贵妃和淑妃连嘴也没张。
皇帝无奈的扶额,“母后,我们不是已经说好了吗?况且,朕已经在朝上说了御驾亲征,如何能够朝令夕改。”
太后不为所动,不悦地别过头去。
皇帝无奈,转头对众嫔妃说道:“朕知道,此次出征必然会让太后和你们都为朕担心。但是,朕可以肯定的告诉你们,朕一定会毫发无损的回来。所以,任何人都不必再劝朕了。”
听得出皇帝的决心,皇后也不再劝说,只是眼眶湿润的别过头。
而静妃和张氏表现担忧和不舍的样子就略显夸张了,直接抽泣出声,弄得其余人不知所措。
“好了,别哭了,皇帝还好好的坐在这呢!”太后厉声喝道,没想到太后是第一个感到烦躁的。
此话一出,静妃和张氏立马没了哭声也没了眼泪,规规矩矩的坐着。
太后紧接着对皇帝说:“皇帝不是还有一件事要说吗?继续说吧。”
皇帝犹豫了片刻,才说:“这次出征……朕会带你们其中两人随军。”
众人再次惊讶,不过又有所期待的等着下文。
太后接过话,“带两个嫔妃随军是哀家给皇帝提的建议,既然人都在,就把人选定下吧。皇帝,你想好要带哪两个人去了吗?”
皇帝微微一笑,缓缓说道:“想好了,皇贵妃和……”
和谁?我好奇的竖起耳朵,总不会是皇后吧。要是两位位分最高的都随皇帝亲征了,这后宫谁管?
“……左贵人!”皇帝说话大喘气,终于将另一个人选说了出来,只是我完全没想到会是我自己。
霎时,我浑身僵硬,所有人都看向我,我却一时不知该看向何处。
“皇上,您为何要左贵人陪您去?”静妃不可置信地尖声问道。“她不过是个位分低下的贵人,何德何能随军出征、侍奉皇上左右?”
“要去也应该是妾陪着去。”
是啊,我也想问,为什么是我?
皇帝看看我,面无表情地转着手上的扳指解释道:“随军不是玩乐,艰苦且不说,一旦遇到危急情况,需要自己保护自己。在座的各位,除了皇贵妃、淑妃和左贵人,其他人都不会武功。若随军出征,莫说照顾朕,只怕自己都照顾不了自己。”
“那为何不是淑妃?”静妃怨气满满地死盯着我,似要将我生吞活剥了似的。“淑妃难道不比左贵人更合适吗?”
淑妃则难得有了表情,疑惑不解地看向静妃。“静妃出于什么原因更愿让我随军呢?”
“因为……”静妃犹犹豫豫地说:“因为你的出身和位分才有资格随侍皇上左右。”
“哦!”淑妃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似信非信地缓缓点了点头。
皇帝由着两人讨论结束才面色如常地悠悠开口。“淑妃之父兄皆是军中将士,此次出征自然是少不了邵将军一家。邵家忠诚,朕却不能无情无义地将他所有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