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章 小产(1 / 1)

这一顿早膳,简单丰富。如懿给皇帝盛了一个流黄的煎蛋,淋了些鱼露芽黄,瞧着及可口。

皇帝本是一夜未睡,没什么胃口,看到眼前这些家常菜色,清淡又用心。夹了煎蛋送进口中,入口是难得的鲜美。

他不由有了些食欲,拿起银筷,也不用李玉备菜伺候,自顾自吃了起来。

李玉在旁不禁松了口气,还以为皇帝心情不佳,着顿饭定然用不踏实,没想到来了皇后这里,皇上的心情竟然好了许多。

皇帝心情好,他们这些伺候的人自然也高兴,伴君如伴虎,战战兢兢的日子谁都不好受。

早膳用罢,皇帝自是去上朝,如懿也没闲着,略坐着歇了歇胃,便去了太后处。

因着是冬日里,枝条光秃秃不好看,宫人们便用了绒布绸布,赞成玉兰、杜鹃、茶花、桃李的样式,一朵朵系在枝头,整个庭院到和春日一般热闹。

如懿去时,太后正临窗抄着佛经,日色如水,映在太后面庞更添了平和。

如懿见太后写得认真,不愿打扰,便上前安安静静替她研墨。

太后察觉到,抬了抬眼,笑道:“哀家还在想,寿康宫哪来的沉水香,果然是你这孩子到了。你这墨研的不错,比那起子小丫头强。”

如懿促狭一笑,双颊梨涡轻陷,“难得儿臣这手艺还能入太后娘娘的眼。”

太后笑着搁下笔,拉着她坐到榻上,“如今宫里不太平,你需少走动,太太平平最好,哀家这里还好些,仪嫔那里连沾都不要沾。”

如懿声音软了软,“皇额娘不必为我担心,儿臣知道分寸。”

太后一向知道如懿是有成算的,有些话不必说透,点到为止,便转头对宫人道:“十二阿哥今日不必去书房了,叫他过来,一起尝尝小厨房新做的点心。”

因永璂聪颖过人,甄嬛非常喜欢,所以就放在自己身边养着。

宫人应是,立马去偏殿找十二阿哥,不一会儿,一个小小少年便步履轻悄地走了过来。

有些稚气的脸上笑容洋溢,见着太后和如懿行礼道:“给太后娘娘请安,给额娘请安。”

如懿捻了块点心,问道:“听说皇阿玛考你功课,你表现的好,皇阿玛很是高兴。”

提到读书,永璂起了兴致,抬起小脸道:“是的,额娘,最近永璂又学了史记,已经学了大半了。”

太后笑着看了眼如懿,“你母子二人也有几天未见,就带他一起转转吧。”

如懿自是应下,拉着永璂的手往他读书的偏殿去。

书桌上还放着本未看完的史记,还有几本游记杂谈,书页上还有笔记清秀的注解,有研读后的感悟,还有疑惑。

永璂在书架上取下一本书,指给如懿,“皇额娘,你瞧这里。”

如懿凑上去一看,是一本西洋风土人物,永璂眼睛闪光,“额娘,您说海对岸真有那么大的土地吗,西洋真像书里写的那样,有自己会动的马车吗?”

如懿摸了摸永璂的头,她低柔道:“不止有会动的马车,将来还会有跨越千里的轮船,还有很多很多现在人想都不敢想的东西。”

永璂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他道:“额娘,您再和我说说这本书的事吧。”

如懿笑着答应,这一天的时光,便在两人的密语之间度过。

等如懿回到翊坤宫,天已经全黑了,云层很厚,连一丝星光都透不过去。

“娘娘,不好了,出大事了。”容佩焦急地脸上浸出一层冷汗,“仪嫔小产,皇上已经去景阳宫了。”

如懿也赶紧赶去了景阳宫,去看望仪嫔,得知仪嫔的孩子是仪嫔身子虚弱,导致胎儿发育不良,导致的胎死腹中,现在要做的,就是保住仪嫔的命。

经过太医的救治,总算是保住了仪嫔,但遗憾的是,仪嫔以后不能再有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