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惊变(2 / 3)

裂肺的哭喊声冲不绝于耳。

陈谦回头看看自己家,他是真不想走,但又恐父亲急火攻心,唉,罢罢罢!

他两腿一夹紫骅骝的肋叉骨,紫骅骝咆哮着直奔皇宫方向而去。

陈谦那一日在清溪桥上看的没有错,面善之人正是姚苌。

权翼下了一盘很大的棋,自己孤身前往赚殷浩,由姚襄亲自带队率王黑那、王钦卢等五万大军偷袭寿春,再南下占领重镇历阳后过江;同时另一路三百羌族最精锐勇士跟随姚苌、姚绪便衣分批潜进建康,六月六日凌晨全力占领石头城;第三路由左部帅伏子成,右部帅剑岐,后部帅强白以及姚益、姚兰、姚靖等人率精兵三万,早已提前偷渡淮河南下至宣化镇,只等姚苌、姚绪石头城一拿下,攻入建康。

与其说殷浩酷似诸葛亮,倒不如说权翼才是诸葛亮在世,他已经听说六月六日这一日建康举城欢庆,这是武陵王、谢尚两家嫁女之日,还是一个晒经节。

历阳原本是重新走上领导岗位的谢尚防区,因其女谢僧珍出嫁,并未在历阳,由堂弟谢据之子谢允主持工作。

殷浩从寿春狼狈逃出,一路向南,汇合了后面败溃而来的荀羡、刘启、刘遁等人,继续一路难逃至长江北岸重镇历阳(今安徽省和县),本打算据守。但随之而来的姚襄大军让殷浩放弃了这个念头,但渡江回去又恐朝廷追责和颜面尽失,遂决定向西去庐江郡(今安徽霍邱县)暂避风头。

就这样,兵变的发展进程尽在权翼掌握之中。

姚襄守护东晋北面第一防线,殷浩守护寿春第二防线,谢尚守护历阳第三防线,朝廷万万不会想到有敌军能渡长江直接进攻建康。

但最坚固的堡垒往往都是从内部攻破的。

殷浩败溃至庐江后,基本就是站在旁边看热闹了,姚氏子弟中最杰出的两个人姚苌、姚绪带领三百人不费吹灰之力在六月六日晨偷袭了石头城,然后伏子成、剑岐等人率大军在此登陆,神不知鬼不觉地杀进了建康。

骑在紫骅骝上提枪狂奔的陈谦看着熟悉的秦淮河一片狼藉,刚刚还是繁花似锦的金陵,几个时辰后就变成了鬼哭狼嚎的人间炼狱。

到处是羌人士兵烧杀抢掠,心中想到,大晋是不是真的完了,自己才离开军营几日,为何远在谯郡的羌人就能杀进建康?怎么可能啊?沿途多少重镇,他们是怎么过的淮河?长江天堑他们是怎么越过的?

带着一连串的疑问,不知不觉陈谦已经跑到了台城门口。

台城就是韦庄的诗里提到的台城。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东晋在经历了苏峻祖约之乱后,痛定思痛,由晋成帝司马衍建造起来的一座城中之城,将皇宫和中央政府机构圈在里面。

在没有任何防范的情况下羌人轻而易举地攻破了台城。

陈谦跃马挺枪杀进台城,只见皇宫内甚至比外面大街上更惨,看起来这里是羌人的进攻重点,亭台楼阁都已焚烧起来,侍卫、宫女、宦官倒在血泊中,到处都是腥气弥漫,往日洁白如玉的路面上鲜血横流。

进了朱雀门后,正前方就是熟悉的太极殿,但皇帝是在那里吗?不可能,今天不上朝,这怎么办?

正在这时,忽然听到太极殿前的汉白玉栏杆处有人在喊他,“陈将军,陈将军……”

忙催马向前,定睛看去,是倚在栏杆上,满身血污的中常侍田孜!

“田大人,您没事吧?”

“快……快……去救陛下和太后!”

“他们在哪?”

“都在凤……凤寰宫。”

“田大人,您哪里受伤了?”

“大腿被捅了一刀……”

陈谦忙下马,扒开伤口观察,果然田孜的大腿正在汩汩流血,陈谦扯下他腰上的丝绦,在他的大腿上紧紧缠了几道,止住了血,然后把田孜扛进了太极殿。

进了这个空荡荡的大殿,放到了东面一个蟠龙大柱子后面,扯下几道帷幔来,将田孜盖的严严实实。

“田大人,你待在这里别动,我去救陛下、太后,回来再来救你,这凤寰宫在哪里。”

“在……在……哎呦,我的胳膊也断了,”田孜痛的尖叫了几声,又道:“你看哪个宫殿最高,哪个就是喽。”

陈谦不敢再耽搁,出了太极殿,骑上紫骅骝向太极殿后奔去。

太极殿后的局面又是另一番景象,到处是羌人士兵,有的追逐宫女,有的在跟侍卫搏杀,有的在抢夺金银器……

陈谦看见前面最高处的建筑了,那一定是凤寰宫,提着铁枪催马跑去。

看着近,但要过去还得穿过几座宫殿,当来到凤寰宫前,这里正在进行着最激烈的厮杀。

羌人大部队都在这里,而宫内的侍卫也聚集于此,大家都知道,大晋的精神领袖就在凤寰宫内,占领了这里,大晋就真的可以宣告结束了。

陈谦挺枪跃马杀进了战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