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恶战山桑(2 / 3)

是十几辆吕公车,高达三丈。

所有部队在营外空地上摆好阵势,战鼓声更加猛烈地响起来。

晋军标志性的步兵方队,整齐划一,旌旗飘展,各方队间隙中骑兵来回穿梭,尘土大作,“吼、吼、吼……”几万晋军发出了惊天动地的嘶吼声,军刀举过头顶,显示出了无坚不摧的骇人气势。

姚襄接过姚苌递过来的头盔戴好,回头看了看城内,自己手下的骑兵已经站在城门处等待开门,他们的战马急不可待地喷着响鼻,乱刨前蹄,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啸啸长鸣。

这只是他无数次征战中的一次,但此次干系重大,胜则巩固淮北,败则只有退出大晋地盘。

在姚苌、剑岐等十几名将领的陪同下,姚襄稳步走下城头,上了战马,整了一下盔甲,高高举起了右手。

山桑城门缓缓开启,吊桥重重落下,姚襄挺枪跃马,飞奔出城。

距晋军阵地有两里左右,羌军停驻,排开阵势,号角声、胡笳声此起彼伏,清一色的骑兵队伍长枪如林,蓄势待发。

姚襄在马上大声吼道:“此战乃是我羌族生死之战,唯有奋力向前,才有我们生路,大家齐心协力,将晋人赶进颖水!”

羌军阵地上一片呐喊声,然后伴随着呼啸声,冲向晋军阵地。

震耳欲聋地马蹄声,犹如海啸般惊天动地,羌军海潮般的涌了过来。

谢尚一声令下,晋军阵地中射出如雨箭矢,羌军骑兵纷纷倒地,掀起漫天尘土,乱做一团。

但丝毫没有影响后续部队的前进步伐,咆哮汹涌的海浪瞬间袭进如堤岸般的晋军阵地,两支风格迥异的大军排山倒海般相撞了,若隆隆沉雷响彻山谷,又如万顷怒涛扑击群山。

长剑与弯刀铿锵飞舞,长矛与投枪呼啸飞掠,密集箭雨如蝗虫过境铺天盖地,沉闷的喊杀与短促的嘶吼响彻天际。

西侧几里外的山丘上,陈谦正在眯眼眺望战场上的一切,身后山坳里是他四千骑兵蓄势待发。

“安东将军,我们什么时候发起进攻?”身边谢石看见这震撼人心的场面,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恨不能马上就参与战斗。

“不急,早着呢,吩咐下去,都好好休息。”陈谦淡淡道。

半个时辰后,晋军劣势渐渐显露出来,虽然前期羌军冲锋损失很大,但近距离交战后,步兵为主的晋军就扛不住了。

姚襄一人力战冉魏降将王侠、乐弘,游刃有余,奋起神力将乐弘刺于马下,左手剑斩落王侠,一时间羌军欢声雷动,士气大振,战马往来纵横,逐渐将晋军分割开来。

剑岐手舞钢叉,带领本部人马像一把利剑般直捣谢尚中军。

在层层保护下的谢尚显然是看见了剑岐的冲锋,大喊道:“谁与我拿下此贼!”

顺阳太守薛珍两腿一夹马的肋叉骨,挥刀冲了出去,截住剑岐厮杀起来,中军将军周闵率一彪人马直取姚襄,一时间稳住了晋军阵脚,战斗呈现胶着状态。

双方直战到夕阳斜照,暮色渐起,晋军已越战越少,在中军观战的谢尚倒是少有的淡定,一直没有退却之意。

顾悦之心中诧异,尝试着劝了劝道:“前将军,天色渐晚,不如我们鸣金收兵,明日再战?”

谢尚正色道:“不可,君叔,身为主帅,应与将士们同在。”

战前,谢尚把全军最精锐部队抽调至中军名曰,做机动部队,实则保护自己。

顾悦之一脸崇敬地躬身道:“前将军临危不乱,指挥若定,我军岂有不胜之理!”

刚说完,“嗖嗖”两箭挂着风声迎面而来,两人忙低头趴到马脖子后,箭从他们身边飞过。

谢尚冷汗冒了出来,双手正了正头盔,拔出佩剑,大吼道:“擂鼓,助阵!”

听到鼓声,姚襄也是有些不解,这谢尚的左右两翼都已经损失过半,为何不退?

一个不好的预感从他脑海中一闪而过,难道他还有什么阴谋?

但此时羌军已是占尽上风,岂有犹豫的道理?

心一横,管他什么阴谋诡计,一鼓作气,晋军已是强弩之末,继续吧。

混战中,刚才那个晋将也找不到了,向中军杀就没错,想罢,挥枪也向谢尚中军冲去。

看看天色已晚,谢尚心中开始动摇了,不由得心中暗骂陈谦,怎么还不出现?会不会有什么意外?

此时晋军已经死伤过半,节节后退,渐渐被羌军合围至颖水之畔,但兀自还在做着最后的拼杀,江卣、周闵、薛珍、刘遁等众将血染征袍,依旧在为尊严而战。

晋军打出了少有的血性,令也是精疲力竭的羌军咂舌。

看看夕阳已几乎落山,整个战场笼罩在硝烟和暮色中,姚襄心中有些焦躁,就差这一点点了,难道要收兵明天再战吗?

很快他自我否定了将战事拖到明天,晋军堪堪就要全线溃败,乃至被赶进颖水了。

想到这里,姚襄一咬牙,对身后的中军传令官下令道:“回城里,令强白、姚益一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