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施恩谢家(2 / 3)

不能谦虚,这样会让下属感觉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如何跟领导相处,久而久之就会离心离德。

忽然,谢石想起了什么,目光殷切地看着陈谦请示道:“对了,特进,过几日谯郡征兵处会把兖州地域所有新入伍的军兵做一个考核,筛选一下年老体弱者,再提拔一些有蛮力、有技能、有才智的人重点培养,到时如果您能亲临,会令新兵士气大振。”

“哈哈,好啊,到时候我一定会亲临,不管我在不在谯郡,你提前两日派人通知便是。”

陈谦爽朗地笑道:“你我都是从底层做起,凭军功上位,如果没有一个伯乐,也不会有今天。”

谢万心中大喜,兴奋地双手抱拳,拱手道:“如此,多谢特进了!”

说起伯乐,陈谦忽然想起了谢尚,年后看了柏杰来的信函中,提到他卧病在床了。

遂问道:“石奴,尚书仆射大人最近病情如何?”

“特进年后繁忙,一直未敢禀报,堂兄已是病入膏肓,恐时日不多了。”谢石不无伤感地道。

“这……尚书仆射得的什么病?为何短短几个月就这么重?”陈谦眉头一挑,惊愕道。

“末将也不知啊,据我三个侄女来信说,肺脏出了问题,整日咳嗽最后至咳血。”谢石一脸凝重地道。

陈谦不禁莞尔,三个侄女叫的郑重其事,那个也比你年龄大了许多。

但脸上肃然道:“仆射大人也是一直统兵在外,恐怕是多年军旅生涯,吸入过多烟火、飞尘等导致,石奴,你我也得多注意这方面。”

“是啊,末将一直也在琢磨,不用说几万人战场,就是平时咱们行路战马扬蹄,平时烟雾缭绕的炭火,都是吸入鼻中,不得病才怪呢。”谢石对陈谦的话深以为然。

陈谦思忖了一会儿,看着大堂外面道:“不行,石奴啊,我得回建康一趟,明日一早动身,十日之内必回。”

谢石眼泪刷地流了下来,身子有些战栗道:“末将代谢氏家族多谢特进了,每逢年节,家人聚会,堂兄都会提及您,他说,他说……”

陈谦伸手拍了拍谢石肩膀,低头不住的叹息。

谢石哽咽了一会儿,接着道:“他说他这一生,唯一值得自豪的是,提拔任用了您,日后必将是大晋擎天之柱。”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啊。”陈谦引用了东汉崔瑗的座右铭,缓缓道。

谢石心悦诚服,感受到了陈谦的另一面,实乃是一位忠义仁厚的长者。

他从军以来先是在诫桥刀斩苻菁救了堂兄一命;

后又在服孝期夺情起复,自己跟随着他收复寿春,斩王钦卢;

再火烧山桑大破姚襄主力;

深入敌后邺城为堂兄迎玉玺,得以堂兄晋升为国之宰辅;

下诏狱,再次复出横扫淮北击溃鲜卑名将慕舆根;

解洛阳之围,摈弃个人跟桓家的恩怨;

丹心可比日月!

堂兄谢尚的发迹和整个谢家屹立不倒,实是特进大人的多半功劳。

一时间,情到深处,嚎啕大哭起来,声震府衙。

引得在后院的苗薇、司马熙雯也跑了出来。

这下子令陈谦不知所措,不知他因何而悲痛欲绝。

苗薇过来俯身拍着谢石的肩膀安慰道:“石奴,好孩子,你这是怎么了?”

“老夫人,我……我实是感念特进大人,大人对我们谢家的恩德似海啊……”

“莫哭,莫哭,这都是他应该做的,将来陈谢两家不管到了什么时候,都要互相帮衬的嘛。”

“嗯嗯,”谢石站起身来,躬身一揖,头也不回的擦着眼泪跑了出去。

“他……他这是为何啊?”司马熙雯看着谢石的背影,诧异道。

“他说尚书仆射已经病入膏肓了,我跟他说明天一早回建康,去探望病情,他就这样了。”陈谦摊手道。

“你做的好,应该的,应该的,你和谢尚一直以来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去吧。”苗薇点头道。

“哼,我还是想不通,你去看他干吗?你入诏狱受酷刑,他未露一面,亏你替他擦了这么多的屁股。”司马熙雯不屑道。

“哎呀,夫人啊,人家不也是为了避嫌嘛,可以理解的。”

“好好好,去吧,就属你能顾全大局,行了吧。”说着,司马熙雯腰肢一扭,气呼呼地走回了后堂。

“母亲,那我明早就走了,您要保重身体,我去去就回。”边说着,陈谦搀扶着母亲向后堂走去。

“你做的对,回了建康别忘了去你岳父那里,走的时候要陛辞,不可缺了礼数。”苗薇边走边叮嘱道。

“那是,八月十五我未经陛辞就走了,那是尚书仆射给我擦了屁股嘛。”陈谦引用了司马熙雯的话,不觉心中暗笑。

“是啊,这就是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

次日清晨天蒙蒙亮,陈谦带着毛安之和六名亲兵上路了。

为了早去早回,此次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