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今天苏公子买单(1 / 2)

说起天盛酒楼,就不得不提那两位说书人。或者说,有很多人到天盛酒楼来,单纯就是为了听他俩说书的。

两个说书人轮流,一个负责单数的日子,一个负责双数的日子。负责单数日子的那个叫老尖,由于他长得瘦弱,而且嗓门特别尖,所以大家称呼他为老尖。

负责双数日子的那位名叫老圆,由于他身体圆胖,因此得名。

天盛酒楼的最中间便是一个大台子,说书人站在台子中间。大台子四周便是客人喝茶饮酒的桌子,四周再往外便是各个楼层的包厢了。

所有的包厢门都朝着中间的大台子,也就是说客人们坐在包厢里,只要打开门,都可以一边吃饭喝酒一边听书。

说书的大台子上面便是“露天”的屋顶,那屋顶是用特殊透明材料制成的,晴天可以有阳光洒落在说书的台子上。若是在雨天,客人们坐在屋内的桌子上,抬起头便能看到雨水落在屋顶的景象,别有一番趣味。

没有说书人在的时候,那大台子上便会安排歌舞,亦是声色纵情。

陈九、夏参、冯先他们这一届入八水学宫的纪念日就快到了,他们几个要好的朋友想在天盛酒楼订个包厢庆祝一番,却被小二告知就连下个月的包厢都被订得满满当当了。

得亏苏子庭还是有些面子,天盛酒楼的掌柜胡一来知道他是太常大人的公子,愣是给他们匀出来一间正对说书台的二楼包厢。

正对说书台的二楼包厢,绝对是卖的价钱最高的上等座。

日子到了,他们几人从八水学宫赶过来,已经是后半下午了。

“唉,从学宫到皇城这边,就像农夫进城一般,还是长安城内热闹啊。”陈九一边走入他们的包厢一边感叹道。

“那是!这长安城内比我们扬州高阳城还要热闹十倍。”冯先也找到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

他推开窗子,顺着窗子看去,窗外街道上的人熙熙攘攘,天盛酒楼确实坐落的好位置。

夏参坐在冯先旁边,也不说话,只顾着给大家倒茶水。对他来说,在哪儿生活都是一样的,没什么繁华不繁华一说。

其他人也都找位置坐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次他们一块来的好友,大多都是各个学院里相对来说乐于上进的人。

对于那些路子更野的学生来说,来一次长安城内,他们可不满足于只在酒楼吃吃饭,喝喝茶。他们自然要去更愉悦的地方。

学生们都陆续坐进了包厢,围坐在一个大桌子边上,互相有说有笑。

不一会儿,有店小二进来招呼他们点菜。

“兄弟们,你们随便点,我到这边透口气。”苏子庭推开包厢的门,来到外边,趴在木质的栏杆上看着楼下。

这一会儿,天盛酒楼的说书人还没到登场。

包厢内,学生们对着点菜的册子七嘴八舌地点起菜来,店小二拿着笔,点头哈腰地记录着。

陈九不喜欢屋里的吵闹,也推开包厢门走了出来。

“呦,这里的风景倒是不错。”陈九看着趴在木栏杆上向下望的苏子庭打趣地说道。

他也走到木栏杆边上,向下望去,一楼的桌子都众星捧月般地围绕着歌舞台,那些桌子密密麻麻,井井条条,中间只留下一两个人走动的间隙。

桌子上都坐满了人,店小二与胡掌柜便穿梭在那些桌子之间。就像河里的游鱼。这一切,竟有三分美感。

二楼与三楼全是包厢,一圈的包厢也是众星捧月般地环绕着中间的歌舞台。包厢的门基本都开着,大家都在等着今天的说书人登场。

站在二楼包厢外的木栏杆旁边,可以将楼上楼下的景象看的清清楚楚。

见陈九也走了过来,苏子庭努一努下巴,用下巴指着一楼某个桌子的方向,对陈九说道:“看,那边有个人,颇为奇怪。”

陈九顺着苏子庭指着的方向望去,只见说书台正前方第三排某个桌子南侧,坐着一个五十岁左右的人,确实有些奇怪。

那个桌子旁就坐了他一个人,那人坐在桌子南侧,面朝说书台坐的笔直。桌上放了一壶茶水,那人微闭着双眼。

“虽然觉得奇怪,但我也说不出到底哪里奇怪。”陈九小声说道。

“帽子,那顶帽子奇怪。”苏子庭提醒他。

陈九再次看过去,苏子庭说的没错,虽然那人的衣着服饰与常人没有太大区别,但是那人戴了一顶帽子,放眼望去整个一楼的人,除了他几乎没有人戴着那样的帽子。

陈九第一次看到那人的时候,还以为他头上订的是一块头巾,但是这次仔细一看,确实是一顶帽子,那帽子不是中原服饰。

“看来,那人不像是中原人士。”苏子庭判断道。

“咱们长安城受万国来朝,大街上奇奇怪怪的各国人马见得多了。那也没什么稀奇的。”陈九答道。

便在这时,楼下传来一阵起哄的声音,众人忙抬眼向一楼的大台子上看去,原来是说书人老尖出场了。

“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