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争吵(1 / 2)

中州武帝 长安侯 2281 字 2023-01-12

与此同时,郭威还派遣了另外一股军队直捣黄龙,打进了皇帝所在的大本营,最后皇帝也被乱军所杀死,郭威就这样顺利的进入了东京,邀请太后临朝称制。也是在这一年,辽朝军队前来掠夺,得知消息之后,郭威立马奉命出师抵御辽人入侵,等到军队到了州,将士们不满郭威现今地位,便决定拥护郭威为皇帝。就这样,后周代替后汉,后汉正式灭亡

实际上自己登基为帝只不过是郭威的一个安排罢了,他早在北上抵御契丹人入侵的时候就已经做了彻底的打算,只不过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使自己能够名正言顺得到天下人的支持罢了。

郭威灭汉,最终导致后汉灭亡,并建立了五代时期的最后一个王朝,也就是后周。这也宣布着五代十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后周时期。

作为一个较为强大的王朝,后周的出现为北宋王朝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极大的推动了历史发展的进程。

洛阳兵变是发生在中国五代十国后梁时期的一场兵变。乾化二年(公元912年),朱温病重,欲立养子朱友文即位,其子朱友珪得知后,杀死朱温,秘不发丧,矫诏监国,令均王朱友贞杀友文。

后朱友珪赶赴洛阳称帝,群臣不服,均王朱友贞见状趁势起兵,与掌握重兵的杨师厚击禁军。乾化三年(公元913年)二月,朱友贞兵至洛阳,数千禁军倒戈,突入宫中。

朱友珪见大势已去,与妻子张氏一起自杀。朱友贞返回开封即皇帝位,是为梁末帝。朱梁王朝在晋军压境之际,同室操戈,逐使国力日衰,不久便为后唐取代

唐哀帝天祐四年(公元907年)四月,朱温篡唐称帝,国号梁,建都东京汴梁,称洛阳为西都。

简介: 唐哀帝天祐二年十月(905)年,朱全忠因急于谋划篡唐自立之事,遂返回大梁。 天祐三年(906年),朱全忠为控制河北,对割据幽、沧(治今北京,河北沧县西南)的卢龙节度使刘仁恭与其子刘守文发动进攻。占据河东的晋王李克用乘机攻占战略要地潞州(治今山西长治),朱全忠被迫烧营而退,恐内外离心。

天祐四年(907年)正月二十五日在开封称帝,国号梁(后梁),改元开平。自此,开始了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的时期。

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这个事件对宋朝立国和国势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燕云十六州,又称“幽云十六州”“幽蓟十六州”,是指中国后晋天福三年(938年)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十六州位于今天北京、天津以及山西、河北北部的十六个州。“燕云”一名最早见于《宋史·地理志》。

契丹建国后,就是我们说的907年至916年时,虽然常常向南侵扰五代的北部边境,但是阿保机称帝时曾派使者向后梁称臣以求得册封,后梁封契丹为“甥舅之国”。后梁取代的是唐朝,之前契丹一直是向唐朝称臣的,据说建国后还是很畏惧后梁的。

契丹与中原王朝是朝贡的关系,但契丹的势力不断壮大,武力已完全可以抗衡中原,只是还没有机会长驱深入中原。唐朝时契丹就经常会骚扰农业地区,从北部草原深入到中原,深入到南部农业区,但是当时的军队或者说是藩镇,还是能够抵抗得住它的。

公元936年,这是一个历史的拐点,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在河东反唐自立,反对后唐,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晋国,辽太宗与石敬瑭约为父子。此时的辽太宗只有三十多岁,而石敬瑭已经快五十岁了,但是石敬瑭为了恳求辽太宗出兵,就称辽王为父王,他们以父子称呼。后来,后晋的灭亡也是因为石敬瑭的后代不愿意称比他晚一辈的人为父亲,不听从辽朝,辽朝出兵把后晋给灭了,这是后话。作为条件,两年后(公元938年),石敬瑭把燕云十六州献出来,使得辽国的疆域扩展到长城沿线,这对辽朝的发展非常重要。契丹是典型的游牧民族,其主要生活的区域就是现在的内蒙,它没有真正的农业区,到农业区只是来骚扰。

燕云十六州具体指:幽州(今北京市区)、顺州(今北京市顺义区)、儒州(今北京市延庆区)、檀州(今北京市密云区)、蓟州(今天津市蓟州区)、涿州(今河北涿州)、瀛州(今河北省河间市)、莫州(今河北省任丘市北)、新州(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妫州(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武州(今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蔚州(今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应州(今山西省应县)、寰州(今山西朔州市东)、朔州(今山西省朔州市区)、云州(今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因为北京也称为是燕,所以说燕云十六州就是大同到北京这中间的一大块地方。在历史上这个地方应该是比较富饶的,农业还是比较发达的,特别是在唐朝的时候。

十六州中间有七个州——幽、蓟、瀛、莫、涿、檀、顺七州位于太行山北支的东南方,就是我们现在的北京和任丘、涿州到保定这一块在太行山的东南方,其余九州在山的西北,就是我们现在山西的那些地方,也包括张家口那边。燕云十六州东西宽约600公里,南北长约200公里,总面积约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