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回事?我们大老远过来拍照,他们却不拍了。”
“就是,我们就是冲着影楼的名声过来的,怎么说不拍就不拍。”
“名声大也不能这样,有生意不做。”
赵希楠看着关闭的影楼,拉住还想往前走的程晏。
“影楼今天好像关门,我们白来了。”
程晏伸手拉着她,继续往前走。
“跟我走,老板已经答应我给我们拍照,我们直接从后门进去。”
看着其他慕名而来的人失落离开,赵希楠任由程晏带着走过门口往旁边那条街走去。
没过一会儿程晏停在一扇门口,敲门。
看着眼前的木门,赵希楠无法把这扇门和影楼联想到一起。
影楼挺大,装修得很好,光是从外面看就知道是一家很高端的影楼。
可眼前这扇门就跟弄堂里的小门一样,里面的房子一看就是普通居民楼。
吱呀。
开门声响起,一位和善老人开的门。
“老先生,我姓程,跟单先生约好今天过来拍照的。”
老先生打量了夫妻俩几秒,侧身让开。
“多谢老先生!”
程晏道谢后拉着赵希楠进去,同时跟她解释。
“这位老先生嗓子出了问题不会说话,这些年帮着单先生打理一些事情。”
话落,老先生已经带着他们穿过后院。
当穿过后院的门时,赵希楠眼睛完全被眼前的布景给惊呆了。
这哪里是居民楼,简直就是古代大户人家的宅子。
假山,池塘,竹林,长廊,石子路……
院子占地面积极大,处处是风景,漂亮得不像话。
“你别看这里处处是风景,看起来好像非常贵,其实当年这里就是一片地,什么也没有,单先生买下这块地花的钱不多,不过为了建造这个古香古色的院子,花了十多年。”
说着程晏指着不远处的一大片牡丹。
“那处牡丹就是十年前种的,很漂亮的品种,等到来年三四月份,开的花特别漂亮,单太太最初的一张民国照就是在牡丹开花的第一年拍的,等你去到影楼就能看到那张照片。”
话落,程晏指着路过的荷花池。
“别看这里现在光秃秃的什么都没有,池底有今年没挖完的莲藕,会长出新芽,明年又是一池塘的荷花。”
“除了你看到的荷花池,牡丹园,还有菊花、桃花、红梅、海棠、紫藤……都是拍照的好地方,这里的每一处地方都能拍照,一年四季有花开。”
赵希楠听着这些已经傻眼了,用了十多年来打造这个十步一景的住宅,这是有多痴迷拍照,连家里都不放过。
难怪那么多人慕名前来拍照,这种电影里才能出现的美景拍出来的照片能不美吗?
“程先生来了。”
一道声音传来,赵希楠顺着声音望过去,一眼就看到一位长相斯文的男人。
她听程晏说影楼老板十多年前就在剧场工作,说影楼开了十多年,以为会看到一位中年男人。
结果这位单先生看起来也就三十多岁,一张脸有岁月沉淀下来的随和,使得那张不是特别出众的脸看起来格外亲切。
“单先生,麻烦你了,元旦都没让你好好休息。”
“说什么麻烦不麻烦的,别忘了你答应我的事。”
说着,单先生望向赵希楠,笑着点头算是打招呼。
“场景布置好了,屋里的衣服也准备好了,两位去换衣服吧。”
——
赵希楠从未想过拍照是一件这么繁琐的事情。
准确来说是这位单先生拍照非常非常非常讲究。
实景拍照,冬日的红梅挂在枝头,树枝的形状是修整过的,说不出哪里修整得好看,可看起来就是比别人家种的红梅好看很多。
还有就是也不知道用了什么花肥,红梅开得异常艳丽,每一朵都像是用精心调配的颜料染过,艳丽多姿。
除了实景拍照,还有专门的衣服。
赵希楠从来不知道拍照还有专门的衣服和化妆师。
是的,她知道了一个新的职业,叫化妆师。
听说这位化妆师曾是给戏班子那些花旦化妆的,后来戏班子没什么收入,解散了,碰巧遇到单先生,开始在影楼工作,帮着客人化妆还有做发型。
赵希楠就那样坐在镜子前,看着化妆师用一堆没看见过的东西在她脸上捣鼓。
化妆师告诉她那些化妆品都是自己制作的,比如口脂,用的是院子里种的玫瑰花当颜色。
除了玫瑰色口脂,还有红梅口脂,荷花口脂,颜色从深到浅。
这些口脂都是用院子里的花制成,听说单太太喜欢跟着捣鼓这些,跟着化妆师学了不少古法手艺。
赵希楠就这样体验第一次化妆。
看着镜子里像自己又不太像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