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闿说的是一句实话。
西川这个地方实在是太让张闿头疼了。
自从他占领西川以来,明火执仗的叛乱发生过一次。
联合外人发动的叛乱也发生过一次。
而导致发生这些事情的罪魁祸首,就是当地的大族。
其实,自从刘焉进入西川以来,当地的豪强大族就没有消停过一天,时时刻刻都在和主政的势力对着干。
无论是刘焉还是刘璋,包括正史中的刘备。
来一个,他们就斗一个,不让这人有一天好日子过。
正史上刘备刚刚在夷陵战败并且病重,汉嘉太守黄元就叛乱,攻打成都。
亏得当时坐镇成都的是诸葛亮,不然蜀汉立刻就有嗝屁可能。
如今张闿占据了西川,他们也是这样。
那这西川的豪强到底要什么?
他们要的是所有外人都离开西川,由西川人自己管理西川。
这里所谓的西川人其实也就是少数的世家豪强。
邓艾灭蜀之后,司马昭就是将所有的外人调离西川,用川人治川这一手迅速的稳定了西川。
但是,现在是张闿,张闿绝对不会允许西川的豪强冒头!
所以,法正这把刀张闿当然要用上一用。
当然,张闿的这句话里面也有暗示司马懿的意思。
说得直白一些,张闿希望司马懿能做一个像法正一样,遭到世家大族“诟病”的人物。
张闿见司马懿的双眼微微有些走神,所以他没有去打断司马懿的思绪,而是问颜良、文丑道:“二位将军,你们看西川诸将之中谁有统兵的本事但是又不会给法孝直掣肘的?”
颜良想了想道:“大王,臣下看来吴懿不错,颇有武略。”
张闿微微一笑,未置可否,又问文丑道:“文将军,你看呢?”
文丑想了想道:“臣下也觉得吴懿不差。”
张闿心中暗道:“看来这个吴懿在你们哥俩的身上下了不少的功夫啊。”道:“好,我再想一想,看一看,如果没有合适的人选,那就吴懿了。仲达——”
司马懿赶忙收住心神:“大王有何吩咐?”
“没什么吩咐,就是想听听你的建议。”张闿问道。
司马懿一脸茫然:“建议?”
“就是我刚才问的,西川诸将之中谁有统兵的本事但是又不会给法孝直掣肘的?”
司马懿略一思索道:“大王,依在下之见,不用西川的武将。”
对于司马懿的这个回答张闿比较满意:“那仲达以为派谁为好?”
“老将军黄汉升。”
一听这个人选,张闿对司马懿是由衷的钦佩。
虽然司马懿上位靠的是世家大族,并且将曹操的屯田制全部废除,开了历史的倒车。
但是司马懿的才干那在整个三国时代还是数一数二的。
起码,他一眼就看中了黄忠和法正搭班子是最好的组合。
黄忠年纪大了,唯一的儿子又病逝了,对于权力,已经不可能存在任何野心。
西川的兵权掌握在这样的人手里,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而且,现在张闿的打算是借刘备的手处理了凉州的世家大族,稳住了凉州之后,就准备迁都洛阳,然后谋划南征孙权。
张闿笑道:“行,你们的建议我在考虑考虑。我有点累了,每天中午要休息片刻,你们先去吧。”
当下,三人告退,鱼贯而出。
司马懿等三人走后,太监们撤下饭食,张闿靠在一张软榻之上,陷入了思索。
张南、苏由这两个人的手上已经沾了孔融和糜竺两家老小的血,收拾他们是早早晚晚的事。
收拾了他们之后再让谁来拾掇不听话不服气的世家大族呢?
张闿想来想去,觉得司马懿最合适。
历史上你司马懿不是靠世家大族夺取了曹魏的政权吗?
那我就把你留在我的身边,需要你出手的时候,就放你出山!
想到这里,张闿起身,从自己的一个上了锁的柜子里面取出一封书信,正是刘备举报杨阜和他勾结的书信。
“好!”张闿冷冷一笑:“那这一回收拾杨阜,收拾贾逵,我就让你司马懿去办!”
张闿迷瞪了一会儿,刚刚醒来,一名老太监进来,躬身说道:“大王,贾诩、诸葛亮到了,大王见不见?”
张闿想起来约好今天下午要商议开设军政学堂和劳动改造班的事,淡淡的说道:“叫他们进来吧。”
一时贾诩和诸葛亮一前一后进来,一齐在张闿的面前跪下行礼。
“文和先生,孔明先生,都起来吧。给二位先生赐座。”张闿又回想起迷瞪前准备让司马懿去收拾世家大族的想法,心绪似乎变得好了一些,从容的从软榻上下来,舒展了一下身体问道:“二位先生,你们说将军政学堂和劳动改造班放在哪里为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