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到近两千人。
北方还有青阳,陈留,安邑,天水等四座城市,唐兆祥早已做好扩张方案。
西山已经步入正轨。
她准备回京城一趟,休几天假,陪弟弟过个中秋。节后直接赶赴青阳,年底就不回来了。
在西山的日子,唐琅轩几乎是每周给她写一封书信,送到集团。
再跟随集团报表一起,送到她手中。
去年的时候,她想着今年送弟弟去学堂,入仕也好,经商也好,不管将来做什么,五岁也到了读书的年纪。
奈何唐夫人不愿意看儿子吃苦,生怕外面有人谋害她的儿子。
唐夫人不常出门,唐家还未破产前,唐夫人就时常吃斋念佛,不问世事。
如今,自从搬到城内,她更是深居简出,眼中只有儿子。
唐灵官年初离京前,首次提到唐琅轩入学的事,就被唐夫人一口否决。
她坚持请私塾先生来家中教学。
唐灵官心里是极其反对的。
小孩子在学堂除了学习知识,还有社交能力。
关在家中教学,实在是没必要。
但她没办法,毕竟这不是她的儿子,唐家爹爹又没有话语权。
她只好又另外拨了银子,专门请了个先生住在家中。
唐灵官要回京了。
本来李天顺驾一辆马车,就够唐灵官和莺儿坐了。
不知怎么地,西山的百姓听到了风声,开始闻风而动。
当然是舍不得她走的,但是西山人很明白小恩人不只是西山的小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