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洞口,那时还没有钢铁材质的门,只能用些木头石块之类的东西在洞口处挡挡风了,挡风还可以,想要挡野兽,我看难度挺大。只要野兽把洞口攻破,这就基本上可以宣布人类死刑了。再说了,山洞里面光线暗淡,只有野兽才会很适应这种黑暗的环境,人类肯定不适应呀,所以很多野兽才会住在山洞里,《西游记》里面的许多妖怪都那么有本事了,怎么不住个好点的房子呢?因为它们住在山洞里面有一种天然的安全感,那是从原始社会一直传到今天的安全感呀。
比起这种原始人住在洞里的说法,我更愿意相信原始人都是住在巢穴里面的,就是找一棵比较大而结实的树,在树上用木头建造一个屋,简称为“树屋”吧。很多野兽都是不会爬树的或者说不喜欢爬树的,所以在树上居住就会相对安全一些。并且这个言论也是有事实根据的,就是和人类同一祖先的、属于人科的黑猩猩,它们把窝建在树上。
除了这个事实依据,还有历史文献依据,庄子在其著作《盗跖》中就说:“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还有就是近代英国探险家麦金德里在其所写的著作《雨林中的人们》里也写到他曾去过一个非洲原始部落里面,那里的人都是在树屋里居住,他还因为不小心从树屋里面掉了下来,把腿给摔断了。就是基于这些依据和自身的体验,我认为原始人弄不好还真是巢居而非穴居。
先不管原始人是穴居还是巢居了,当时的我也顾不上思考这种问题呀,因为那天我们四个人小心翼翼地向洞内走去时,也就走进去几米远吧,光线就显得有点暗淡了,不过尚能看见洞里的大致情况,我们的注意力全放在警惕异常情况上面了,还哪有心思研究这些学术问题。
洞内两壁粗糙坑洼,上面粘粘着一些暗绿色的青苔。越往里走,光线就越暗,并且越来越安静,静到我们的脚步声都略显嘈杂了。我回头看了一下来时的洞口,依稀可以看到枝叶随风摇动,阳光明媚耀眼。我又回过头看向了洞深处的黑暗,不禁想到:不经历夜的黑,怎会珍惜昼的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