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背影——长大后,再也分不清是离开还是回去(1 / 3)

张琪的故事,令人唏嘘,但并不值得同情。

人生的路,原本就全看自己的选择,在爱与欲之间,她选择了欲,在虚荣的幸福感里倒戈一击、选择背叛,那就注定承担失去物质、虚荣坍塌的风险。

每个人都应该明白,所有背叛都是从背叛自己开始的。

多少年后,那些冒险获得的回报终将成为过去,当你的内心平静如初,你或许忘记了背叛的那个人,但却忘不掉自己的罪恶与愚蠢。

当然,如果选择了爱情,也一定会承担失去挚爱、不再被爱的风险。

爱情当然不是保险箱,所有感情都是动态变化的。

它或许会积淀、日复一日愈发浓郁醇香,但也许会剥落、熬不过漫长的年年岁岁。

但总的来看,选择爱的风险要小一些,因为物质一旦消散,甚至不会留下痕迹,但感情不是。

爱是有惯性的,哪怕走到了分崩离析的境地,彼此也会因为心中所念,给对方一个体面的离场。

这几天,孙梦开始计划回去了,从破土动工的那一刻起,孙梦注定与周村结下了缘,这辈子恐怕也扯不断了。

一个平淡无奇的傍晚,孙梦一个人倚在床头翻着手机,一手翻看着朋友圈,一手抚摸着肚子。

肚子越来越圆了,能够清晰感受到那个孩子在成长,让人迫不及待、又小心翼翼的想要见一面。

最近总会有种奇怪的幸福感,哪怕怀孕原本是件让人疲惫不堪的事情,可每当低头看到他,那种幸福就油然而生。

其实母爱大概就是这样,被需要、被依赖可以带给人一种踏实的安全感,而无私的奉献当然又会带给被爱的人一种坚定的依赖感。

朋友圈里,有个上海的朋友录了一段唱歌的视频,背景是灯火璀璨的外滩,歌手垂着头弹唱着。

“你曾经梦想过天空

你曾经梦想过远方

你的心中装满了未曾到过的地方

你不知道到底哪里才是故乡......”

声音倥侗又沧桑,孙梦听了几遍,依稀想起那个加过微信的流浪歌手,是的,这个唱歌的人,就是孙浩。

那时的孙浩,已经度过了最艰涩的岁月,走出了身体残疾、女友抛弃的自卑感,在听众和路人的喝彩里重新拾起了信心。

他每天依然会把皮鞋擦的铮亮,每天唱完歌,他还是会坐在床边,把那只再也穿不上的皮鞋擦一遍,认真摆在抽屉里,然后才会躺下睡觉。

你有没有恨过自己?

在巨大的变故、沉重的创伤里,或者面对难得一遇却又无力把握的机遇时,你有没有恨过自己的无力?

而成长,就是在你拨开云雾、恨意消散的过程里。

每个人都要经历过锥心的痛才能迎来成长,那些令你仰慕泰然处事的前辈,并非先天获得了某种加持,他只是经历过比你更多的痛和难,洗尽铅华之后,孑然一身出现在你面前。

翻遍联系人,孙梦终于找到了孙浩的头像,然后给他发去一条信息:我在朋友圈看到你了,加油,我觉得你未来一定很棒!

说不清为什么,对于这样拼命抗争的人,孙梦有种由衷的敬佩。

“谢谢。身残志坚、未来可期”,孙浩发来了回复,这个时间,唱歌还没开始,孙浩立即就做出了回复。

他记得那个女孩子,虽然不知道姓名,但对于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孙浩总是特别留意,内心里,他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回报这些曾经在低谷期帮助过自己的人。

孙梦发过去一个加油的图片,没有再多说话。

老李照旧每天通过微信汇报工程进度,主体工程基本结束了,剩下些涂涂抹抹的散活。

下午特意发来一段视频,声情并茂把房前屋后各个角落介绍了一遍,从老李如数家珍的口气里可以判定,工程质量一定没什么可挑剔的。

工作这种事,是敷衍了事还是事必躬亲,其实真就不是能够演出来的,你以为那些领导身边的红人都是靠着一张嘴巴混饭吃?

其实不然,说出的话能令人信服,那就一定需要能力的支撑。你介绍的一项工作,有没有亲自去做过,三言两语就听得出来。

孙梦看着视频里拔地而起的房子,内心说不出的喜悦,心里也在暗暗庆幸能够遇到老李这样的好帮手,真就是甩手掌柜,靠着老李一个人支撑了整个工程。

那天,林墨还发了一个朋友圈,配着小院建设工地的背景图,做了一句打油诗:

青砖绿瓦不知是何人家?

明眸飞传宛若盈满朝霞。

转眼回老家有段日子了,来时小腹还扁平,现在已经隆起非常明显,很多衣服都穿不进去了。

轻轻下了床,父母还没睡,卧室里还隐隐能听到抗日神剧里的枪炮声,这是老孙睡前必看的电视剧,看了十几遍了,但依然津津乐道。

很多东西,一旦走进内心、甚至成为习惯,就再也难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