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荒原,前面就是浮云郡的首善之地——浮云城。
浮云城的南大门叫迎恩门,城墙上高高耸立着一座城楼,在城门的附近,市民自发形成了一个坊市,城主府见有利可图,便规范使用,搞了一些摊位,店铺来收租,并在入口处建了一座牌坊,上书“感恩坊”三个大字。
顾音尘与诗清漓在这里闲逛,吃着特有的美食,闲谈趣事。
“老爷,给夫人买个簪子吧!”
一个老者背着粮食,带着一个灵动的少女来到顾音尘他们面前说道。只见少女眉清目秀,非常可人,手里的提篮有一堆赤金黄梨木雕成的发簪。
“将你这里最漂亮的一株发簪选出来。”
顾音尘随手给了老头一锭银子,不知几两,他也没在意。
“太多了,太多了,小老儿找不开啊。”
老者连忙表示,他这发簪只要十个铜板即可。
“他给你的,你就拿着吧!”
诗清漓欢喜地接过发簪,当着顾音尘的面插在头发上。
坊市的人流量众多,远不是靖源城的坊市能比拟的。
很多民户将自己闲余的物资拿到这里来换些银两。
青石板的街道两旁各类叫卖声,吆喝声不绝于耳。
两旁的酒肆茶楼,人声鼎沸,远方的勾栏门口有三四十岁的嬢嬢在招引顾客。
顾音尘两人踏入一家布店,准备买点布料去裁缝店做身衣裳。
这个世界并没有服装店,百姓穿衣都是自己纺纱织布自己做衣服,像他们这类的江湖人士,基本上都是去裁缝店做衣服。
“店家,再便宜一些,再便宜一些我就买了。”
一个男子正与掌柜讨价还价,看样子两人已是“战斗”多时。
那男子年近四十,面容沧桑,三络长须,戴着三山帽,穿着一身青色长衫,虽是陈旧,却浆洗得十分干净,看样子是个文人书生。他手上拿着一匹布,与掌柜的讨价还价。
“鲜于先生,我这布给你的已经是最优惠的价格了,店铺也要房租,我也是要进价的,您这样砍价,我真的没法卖给你。”
掌柜的双手一摊,有些无奈。
“再便宜一文,再便宜一文我就买了。”
鲜于茂才依旧用他那浑厚的声音在讲价。
“好吧,好吧,给你了!”
掌柜的与他“战斗”多时,已经口干舌燥,都有些不耐烦。
后面顾客这么多,他可不想耽搁时间,做生意的讲究的是和气生财,他可做不到将鲜于茂才赶出去之举。
“这些读书人就是抠搜!”掌柜的嘀咕。
顾音尘二人将布匹买好,就看到衙役提着齐眉水火棍,拿着布袋,挨家挨户地收取税金。
“小子,交税金!”
有衙役拦住顾音尘的去路。
“我又没有做买卖,为什么要向我收税?”顾音尘疑惑地说道。
“你购买了布匹,要交购物税!”
衙役指着顾音尘手中的布匹说道,在浮云城,他们说有什么税,就得交什么税,从来还没有人敢忤逆。
顾音尘也不想被几个衙役坏了雅兴,随手在他们的布袋中丢了一些银钱。
衙役给了顾音尘一个“算你小子识相”的眼神,扬长而去。
“掌柜的,这税,多久收取一次啊?”
顾音尘对着愁眉不展的掌柜问道。
“哎,这可说不准,有的时候十天收一次,有的时候半个月收一次。”
出了布店,顾音尘二人便前往裁缝店,在裁缝店附近,有背着粮食的民众排成一排。
这是浮云城的一处仓库,有的民众没有背着粮食,而是用银钱代替。
顾音尘一看,此刻正在交粮的是刚才卖簪子那老头,那斛斗上的粮食已是高高冒起,堆得尖了,不过其中一个管事模样的人,还在指挥旁边一个喽啰不断往上加。
加到不能再加时,那管事对旁边假寐的干瘦青年就是一脚,说了一声:“干活了!”
闭目养神的干瘦青年吃痛站了起来,望着管事,也不说话,只是走到斛前,屏气敛息了半晌,猛然一声大喝,重重一脚踢在那斛斗上,立时斛斗上的粮食散了一大片出来,掉落在地上。
干瘦青年踢完后又回去闭目养神。老者脸有苦色,就要去捡地上的粮食,却被喽啰拦住。
那管事则是笑嘻嘻地指挥一个喽啰将散掉在地上的粮食扫起来,这是浮云郡的潜规则,这些散掉在地上的麦粮都是归他们合法所有。
老者阻拦却被衙役殴打,顾音尘看不下去了,前往阻止。
花了一些银钱,才摆平这件事。
将老者带到客栈歇息,经过交谈,顾音尘了解到老者名叫轩辕浪,是百济镇的人,以务农为生,然百济镇的良田都是关二河的产业,他们这些佃户不但要给地主交租,还要承担税收。
在赵国老百姓能否生存下去,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