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道岭村,老石家。
老石家地里的苞米和萝卜都收割回来了。还剩下大白菜还在地里,可以再等些日子收割。
收回来的苞米棒子被老石头带着傻柱子整齐的码放在东厢房房头。空了大半年的粮食囤子终于堆满了苞米棒。
这些粮食够老石家吃一个冬季的。等开春后就又得买粮食吃。
老石头带着傻柱子坐在一个大笸篓两边。两手各拿一根苞米棒,使劲互搓,往下搓着苞米粒。
自家新粮食下来了,老石家打算最近都吃自家的新粮食,所以老石头就带着傻柱子搓苞米粒,准备磨些苞米面吃。
王氏则带着两个儿媳妇和石杏,将后院菜园子里的蔬菜都罢园了。
采摘回来的几样蔬菜煮熟了切成条,切成块平摊在架子上晾晒。或者从中划开挂在绳上晾晒。
亦或者用麻绳从中间穿过去,穿成了串,一串串的挂在绳子上晾晒。
将这些都晾晒成蔬菜干后再装起来放到干燥通风的地方保存,预备着冬天的时候吃。
家里山地里种了不少的萝卜,这些萝卜,王氏挑了些表皮没有破损的,装了箩筐里,放入了北方人家储存过冬蔬菜的地窖里。
老石家的地窖,石杏因为好奇,还跟着他三叔下去看过。
北方冬天冻土层厚,所以家家挖地窖的时候,得深挖,挖到冻土层下面才能避免蔬菜冬天被冻。
老石家的这个地窖就挖的极深。在地窖入口的下方,放了一个木头做的梯子。
上下地窖,都得靠这个梯子才行。撤了这个梯子,地窖下的人是无论如何也上不来的。
剩下的萝卜,光是搬到小溪边洗刷大萝卜外皮,连着洗刷,再来回的搬搬抬抬,王氏他们娘四个就弄了一整天,才都洗刷干净。
第二日,王氏婆媳三人又人手一把大菜刀,坐在院子里。把大萝卜该切条的切条,该切块的切块。
这个活比较累手。王氏不舍得让石杏干。
给石杏拿个大号纳鞋底的针,穿上细麻绳。石杏坐在一边,给萝卜块串成萝卜串。
还有一部分的大萝卜被切成了萝卜丝。这些萝卜丝是要用粗盐腌制成萝卜咸菜的。
切好的萝卜丝放在大木盆里,撒上粗盐,先简单的揉搓揉搓。帮助粗盐融化。
然后,王氏让石杏褪了鞋袜,光脚进木盆里,踩萝卜丝。
开始石杏还觉得不好意思。王氏说她的脚是家里最香的,她要是不踩,就让她三叔进去踩。她三叔有劲,踩的快。
石杏一想她三叔的那个臭脚丫子,还是自己来吧。
石杏褪去鞋袜,光着白嫩的小脚丫,在木盆里踩萝卜丝。
这样可以帮助萝卜丝尽快的杀进去盐分。杀出来多余的水分。
等石杏将萝卜丝都踩踏的软软的了后。
王氏又用个大块的屉布将萝卜丝包裹起来,用大块的石头压在上面。利用大石块的重量将萝卜丝里的水分压出来。
压个两天左右的时间,就可以了。等到要吃的时候,泡发一下就可以了。
当然除了这些,更主要是将蔬菜,切成条放入咸菜坛子里,倒入熬好的盐水,腌制成咸菜。
等冬天的时候,捞出来就可以端上桌就饭吃。
等将这些都处理完了,石杏以为算是告一段落。
王氏又安排着两个儿媳妇,把木架子上留的大葫芦摘下来。
老石家有个专门处理葫芦的刮刀和木头底座。
将大葫芦洗净后,扎在木头底座上,大葫芦在木头底座上是可以旋转的。
手里再拿着专用刮刀。
大葫芦旋转起来,挨着刮刀的地方,葫芦条就飞速的飘散出来。
祖母王氏技术好,一整根葫芦条都不带断的,就盘旋着落入旁边的大木盆里。一直到一个大葫芦都刮完,这跟葫芦条才算完事。
刮好的葫芦条,晾晒成葫芦条干,冬天炖着吃,包包子吃,都很美味。
刮葫芦条,有王氏一个人就够用。石杏他娘和二婶赵氏就带着傻柱子去山地里砍一些白菜回来晾晒。
晾晒好了后就要腌制北方冬天饭桌上的主菜,酸菜了。
地里剩下的一些大白菜等下霜了后在去砍了搬回家。
下霜后的白菜,吃起来口感跟甘甜。这些就不做腌制菜了。
回家,白天天气好的时候,晾晒两天,去去水分。就都放到地窖里面储存。
冬天吃的时候各个还都保存的很新鲜。
自此,北方地窖里的三大将,土豆,大白菜,大萝卜就都聚齐了。
北方腌制酸菜是家里的大工程。家里除了女人要全体上阵,还得出动一两个男人帮着搬搬抬抬。
首先,那四尺来高的大缸,想刷洗干净,就得男人来干,一般女人都搬不动那个大缸。
将整颗的大白菜砍去根部,去除外面老叶,洗净后,堆在一起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