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花落谁家立嗣迷(四)(2 / 2)

好老师,我倒不如把我一直未实现的愿望,在我儿子身上实现了。

弈訢想啥我们全然不知,但结果还是霸道太后胜出。

我们再来看看推断三:溥沦。“载”z字辈研究不出意见来,那就轮着下一辈吧,这就到了我们所说的溥沦。

这个人选,也是慈安太后提出来的。要么说慈安太后太善良,慈禧太后太恶毒,慈安提的建议都被否定了,她也没啥事。慈禧太后稍有不顺心就开始反驳。

溥沦这个人选最后也被慈禧太后砍掉了。这反对的理由是溥沦是道光长子奕纬的孙子,但溥沦的父亲载治不是奕纬的亲生子,所以说血缘关系没那么亲,不是近支宗室。假如立了溥沦,慈禧太后就成了太皇太后,那只有养老的份了,实权也不给你了,听政也别想了,就一边待着吧。说不定,慈禧太后这么狠毒,在宫里树敌无数,哪天就得被扳倒。慈禧太后想想就可怕,最后“溥”字辈里的溥沦也被排除了。

这第四个人选是谁呢?慈禧太后推荐的人选闪亮登场了。他,就是醇亲王的儿子载湉。

为什么立醇亲王的儿子载湉为皇上?正史记载,有这么几个原因。

第一,载湉的年龄对慈禧太后很有优势。那个时候才四岁,啥也不懂,他当了皇帝,得有人辅政啊。而当时实际正在实行的皇太后垂帘听政制,让载湉为嗣皇帝,自己的地位根本不受影响。

第二,载湉是自己的亲侄子,也就是说载湉的生母就是慈禧太后的亲妹妹,这是真正的嫡系血亲。

最主要的是,醇亲王和自己的亲妹妹都是自己人,在辛酉政变中这两个人都是自己的亲近。最主要的是,也是最关键的是,这两个人都是很听话的那种人,这是慈禧太后很喜欢的。你像皇后那样的人,慈禧太后当然不待见她,打心眼里厌弃。醇亲王和自己的亲妹妹都是好管束的人,也就是说都是服从于我的人。因此,慈禧坚决否定别人,毅然决然地据理力争选择载湉。

要说慈禧太后这个人心狠呢?研究立嗣的事,是在什么时候研究的呢?是在同治帝死后的一个小时。

自己儿子都死了,还有心思在这里研究自己掌权的事情。是心大?还是心小?是胸宽?还是量窄?我们一看便知。

同治帝家驾崩后,慈禧太后便召集慈安太后和弈訢研究立嗣问题。最后,在西暖阁召集了群臣,宣布了懿旨:“醇亲王奕譞之子著继承文宗显皇帝为子,入承大统,为嗣皇帝”。

懿旨宣布之后,才4岁的载湉就被抬进了皇宫,迷迷糊糊继承了皇位。载湉的年号定为光绪,意为“缵道光之绪也”。

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继承的是道光帝直接传承的皇位,我没有和你们别人抢,正大光明来的。

真是令人耻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