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的,那可是十几万人,将近二十万人啊。
【但李渊从不需要为此担忧。
因为突厥虎视中原之时,李世民已经提前接班啦~
二十万突厥大军气势汹汹,但带脑子的李世民一个疑兵之际就让对方全身而退,让李唐获得来之不易的喘息机会。】
疑兵之计。
李渊再一次体会到了二儿子的厉害之处,数万大军对二十万大军,竟然能全身而退。
他转头怔怔看向李世民。
换做他做将领他可以吗?自然不可以。
文治武功齐备,如果他没有领会错仙幕的意思,他的二儿子前半生征战沙场武德充沛,中後半生应该就开始文治安国之路,并且带领唐朝走向鼎盛。
【不止这些,在李世民的带领下,不负众望,东突厥的颉利可汗直接就从草原被生擒过来,老李同志不吹灰之力看到了胜利果实,欣赏到了长安未来歌舞团团长颉利的跳舞助兴。】
仙幕上展示出一个虎头虎脑壮汉在一个大台上跳舞的视频,一大群人围观的场景。
如果不看台上这人的脸,李唐的人会觉得很突兀,甚至觉得在一旁兴奋围观的人很变态,但……当看清跳舞的人乃是他们极为眼熟的颉利可汗,围观的人中还有他们时……
李唐界面的人:“哈哈哈哈!没想到颉利跳舞如此美妙!跳!他两月后再敢领军前来,我们就让抓住他让他跳舞!”
尉迟敬德和程咬金最为兴奋,但秦琼和李靖等武将们也是心中激荡,那个一直祸乱中原的突厥首领会被他们抓住!
“长安歌舞团团长?好啊,这名头我要让颉利当定了!”
没道理未来的他们做得到,现在的他们做不到!一定可以的!
武将们常年在战场上沉浮,对残暴的突厥那是恨之入骨,沸腾万分,文臣们也是止不住的骄傲,一个个已经在谋划突厥要是败了他们要如何反压榨回来了。
李渊现在已经不再拘泥于心中的不甘心了,在看到突厥即将来袭,他们李唐胜利在望后,他现在心中所想都是快点打过去!
但也不是每个人都如此,如魏征,他面上淡定万分,没有一丝一毫被外界情绪感染的迹象。
李世民走到他身边:“玄成,是有不同见解?”
魏征眉头微蹙:“秦王殿下,尉迟将军等人未免高兴过早,突厥有能力短时间聚集二十万大军是事实,京城仅有数万大军也是事实,诸位不为两月后突厥的二十万大军来袭而想方设法,竟然已经为虚无缥缈的成功而欢呼?”
李世民笑得温和:“现在已经提前得知消息,聚大唐之力抵抗东突厥,要想俘获个颉利可汗来京城跳舞也不是不可之举。”
魏征挑眉,看来他是低估了秦王殿下的能力。
【贞观四年唐军灭东突厥,俘获颉利可汗。四夷长共聚长安称万岁,为李世民上尊号为“天可汗”
那年,李渊说:“高祖困白登,不能报;今我子能灭突厥,吾托付得人,复何忧哉!”
所托之人极对,无忧虑了。
于是李唐第一任和第二任皇帝与臣子宗亲设宴庆祝,酒酣,李渊自弹琵琶,李世民起舞,彻夜而罢。
贞观八年,李渊宴请西突厥使者,感叹:“当今蛮夷顺服,古时也未曾有过。”遂与李世民夫妇像家人常礼一般互进御膳。
同年,李渊设大宴,归降的颉利可汗起舞,南越酋长冯智戴咏诗。
在只有长安歌舞团团长颉利可汗一个人悲伤的世界中,我们李唐的老祖宗们收获到了绝对的快乐。
那年,李渊说:“胡、越一家,自古未之有也。”高祖大悦,群臣皆呼万岁,极夜方罢。】「9」
【李渊,这个华夏少有的高寿皇帝,与李世民五十岁去世不同,他活到了六十九岁去世。
老李同志的退休生活要总结就是要帝位有地位要钱有钱要美女有美女,要酒席有酒席。
左拥右抱坐看盛世的神仙生活,闲的无聊还能叫个可汗跳跳舞酋长吟吟诗。
无需藏匕首于靴,也没有夜半被军情惊起的事情,不用操心工作,想做什么做什么,在以孝治国的封建王朝,他想说自己第一,李世民都不会说他错了。
纵观整个李唐历史,我们无从知晓刚内退为太上皇的李渊是否甘心,因为凡人思维所想到的痛苦、失落,在史料上从来没见过相关的记载。
但我们从这些史料记载中,当李渊看到李唐真的万国来朝祝贺时,他是发自内心的愉悦的,看到老对头跳舞时,他是快乐的。】
李渊不得不承认,史料记载中的他,是真的快乐。
他一向就不是一个非常喜欢往上冲的人,就像当年的起义,起义烽火以摧枯拉朽之势燃遍全国时他还在做隋朝的太原留守。
是十七岁的李世民牵头,刘文静与他的好友裴寂相交,才有百般劝说,以宫女侍奉的不得已起义之举。
李渊忽然觉得自己年纪大了,应该让年轻人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