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 现代躺赢成功学鼻祖(修结尾语句通顺)^^……(5 / 6)

他应该有的热度了。

和那倒霉裴寂继续相交饮酒也不错?

【玄武门政变自此落下帷幕。

秦王李世民的上位是必须的,玄武门之变势在必行,谋反,只能一条路走到黑,进则九五至尊,退则全部死。

不过李建成和李元吉也算是死得其所,用自己的性命换取李唐以最小代价解决内讧,把内耗降到最小要不然开启内战绝对会让整个大唐血流成河,到时候就不是小规模内战,而是成千上万人丢掉性命。

说近的,武德九年六月四日玄武门之变,突厥就像闻到腥味的老鼠一样在八月二十四日攻击高陵,进抵渭水河畔,直逼长安城。突厥的二十万雄兵一定会让开启内战模式的从姓汉变成姓突厥。

所以在华夏内部严重分裂,外敌崛起入侵,人口断崖式下跌的隋末时代,是李世民撑起了中原的一片天,灭国无数,带飞全场,打出了煌煌大唐。

天策上将,龙凤之姿,天之骄子,日月之表!

近的说完,远的就是没有秦王李世民始毕可汗都率部渡过黄河进攻太原了,汉人都变成四等人了!

在起义的第三年也就是唐武德二年,抓住了始毕可汗突然病死的契机的李世民不亚于美苏争霸时某大佬果断发动三大战役歼灭国军主力的窗口期。「10」

果断,有力。

四百年多年的割据战争惯性,隋末没变成第二个十六国南北朝,那个十七岁英武少将军李世民功不可没。

毕竟李渊李建成李元吉的水平大都数人都有数,他不可能自己实现大一统,所以李世民的唐朝大一统意义不亚于秦汉大一统!】

“果然是趁着新旧皇帝交替之时那群突厥贼人来袭。”李世民的关注点全在仙幕的话验证了他们一开始的猜测。

现在新旧皇帝交替变成了二月,突厥的狗鼻子一定会在嗅到味道,有可能四月就来了,不过……

李世民暗衬:“突厥四月不一定会有二十万大军,因为四月乃草原粮食短缺之时,原先八月南下侵略也有八月乃丰收秋季的原因。”李世民觉得他得加强对突厥那边的监控,争取速战速决,早日解决,他甚至可以用上在汉武帝的视频中所学到的知识,软硬兼施,让突厥这个强狮变成病猫。

李唐正百废待兴之际,若用强攻,不利于百姓休养生息。

李世民在这边分析了一堆,正准备转身和兄弟们商讨商讨,然后就看到兄弟们正在畅想当秦王当皇帝之后的贞观到底是什么样的,才值得仙幕数次夸赞。

李世民:“???”你们不关注战争关注什么呢?

听了仙幕的说辞,其他界面认同的人不再少数。

秦始皇:“玄武门之变可以说是不幸,但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幸运。”

他周边的国家一个赛一个弱鸡,或许短期内没有李唐这种烦恼,但他懂。

李唐要是因为发动内战被外族捷足先登,那李世民绝对不会是千古一帝,会直接变成千古罪人。

所以李世民一锤子定音下的玄武门之变,是幸运的。

朱元璋认同:“唐朝百姓应该也会喜欢玄武门政变的形式吧?把纠纷全部关在皇宫中,百姓们无知无觉,一夜醒来死了个不怎么亲近百姓的太子和喜欢把老百姓当猎物的齐王,李渊这个皇帝应该也没有什么感觉,软耳根,听信谗言,被人一说就想迁都。”

朱元璋觉得这个政变简直完美!不愧是他最喜欢的文皇帝!

刘彻笑得肆意,对臣子们道:“李渊只是死了个没用的儿子,百姓和天下得到的可是贞观之治啊。”

臣子们想笑,但觉得不太礼貌。

不过他们其实很想知道贞观之治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刘据道:“常常听到仙幕提到贞观之治,偶尔透露出来的话也可以看出唐太宗治下定然也是政治清明,法律宽平,与文景之治类似,灾荒有救济,国内无战事,万国来朝的国度,但这种王朝纵观历史长河应该也不少,为何仙幕要如此推崇那位太宗陛下?”

刘据的话问出了很多臣子的疑问。

就太子描述的国度,仙幕在介绍他们西汉东汉时也有提到过,像汉和帝,汉明帝、光武帝不也是这种国度吗?为何仙幕独独对唐太宗的贞观之治着重介绍呢?

他们觉得很奇怪,难道唐太宗的贞观之治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

星旂纷电举,日羽肃天行。

遍野屯万骑,临原驻五营。

登山麾武节,背水纵神兵。

在昔戎戈动,今来宇宙平!「11」

秦王破阵乐、玄甲兵、大羽箭、烈马,每个名词我们都看到里面蕴含着少年满腔热血。

茫茫沙场,鼓角响,猎猎旌旗蔽日,恍若看到十七岁少年将军李世民一身孤勇傲骨,身披金甲,提三尺剑,胯|下是奔腾的神骏,指挥着身后无数贤臣能将千军万马鏖战沙场,弯弓搭箭直取敌人首级。

运筹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