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第61章(2 / 3)

会在这十人当众,圈出第一、二、三名。即为状元、榜眼和探花。

经过礼部的“磋磨”,贡士们在九天内熟悉起来,脾性相投的早已兄弟相称、引为知己。

那筒袖子的和穿皂衣的,一个爱打听,一个消息灵,已是整日黏在一块。

筒袖子的道:“你瞧,我就说他们同乡之间必有龌龊。”

穿皂衣的顺着他目光看去,果见赖昌与一干学子站在一头,脸上的盈盈笑意却在看见谈云的时候骤然收起。

他的神情变化摆得分明,周遭人自然也明白了他的态度。

穿皂衣的不由得问:“赖会元惯会与人相交,为何却容不得那谈云?”

谈云会试虽然没有夺得头名,但显见也是有真才实学的,以赖昌那左右逢源的性格,怎么却对谈云不屑一顾?

筒袖子的冷笑一声,“王兄,你可太单纯。那赖昌与人相交只看是否有利可图罢了。”他神神秘秘地压低了声音:“你是不知道,咱们这位赖会元,可搭上了宫中的贵人!”

筒袖子的看得清,只道:“今日答卷咱们或还可分个高下,来日却是拍马也赶不上人家咯!”

宫中有人,哪怕是头猪坐在那考桌前,来日也能混个加官进爵,飞黄腾达。

谈云却不知这些人的眉眼官司。

他花了三个铜子儿雇了辆车,往城东头去。

只见那里已挖出了个巨大的地基,零零散散的木料砖石就堆在一旁。在冬日挖地基是很艰难的,足见建馆的决心。

谈云脑海中图景纷飞,仿佛能看见一座高楼拔地而起,天下寒士皆可入内,万卷藏书香可沁人。

他只是想着,便觉心潮澎湃。

谈云就这么在原地看了好一会儿,等回过神来的时候太阳早已落到山后去了,四下里连个行人都没有。

他自失地一笑。

“害,就盯着那空地上的大坑瞅,瞅了好半晌,人家那车夫哪里等他?”马二山在书房里绘声绘色地给赵疆学,“他只能腿儿着回慈幼院去啦!”

赵疆勾了勾唇角。

他就知道。

拿个不怎么文雅的比喻来说,“文澹馆”就是那吊在读书人鼻子前的红萝卜,尚未建成便已让他们心荡神驰,若有一日落成,不知天南地北多少文人骚客,都将为这一座人人可入,广纳万集的书馆奔赴而来。

他绝对、绝对没有说读书人是驴的意思。

马二山却已在旁边偷笑。

赵疆端着茶杯焐手,目光投出窗外去。

赵璟近日身量窜了不少,新做了几身衣裳,马步也扎得有模有样。他生日是在夏天,这就快四岁了。

上辈子,京中也有一座文澹馆。

太子好学,有广纳天下寒士就学之志。屡次向皇帝上书请建书馆。

文澹馆落成之日,皇帝亲自题匾,称为京中第一阁。

天下学子如慕道朝圣,奔赴而来。一时京中学风大盛,文气聚集。京中上到各地文人会馆,下到勾栏酒肆,四处有学子赋诗、文人唱和,他们都知道,这京中有真正的爱书、兴文、重学之人。

他们甚至还曾在文澹馆遇见过太子,对奏题壁,传为佳话。

匾额虽是圣上亲笔,但人心却在太子。

赵疆因此冷落赵璟,直到他明白一个道理——

这文澹馆虽是他提、他建、他兴,但天下士人,只能奉一人为君,天下学子,只能为帝所用。

赵璟便渐渐不再去文澹馆。

“叫他进来。”赵疆示意马二山道。

马二山利落地往外跑去,没一会儿,赵璟进来了。

他个子抽条,力气饭量也渐长,现如今扎马步也不想从前那样费力。

赵疆因此就给他加了时长。他弟弟站一刻钟,五皇子站半个时辰,而赵璟要站一个半时辰。

四皇子齐瑰现在已经开始学八极拳了。

赵疆书房中烛火明亮,他示意长子到桌边来。

“看。”他指着桌上的一张图道。

赵璟如今不用踩着小凳子才能够着父亲的桌案了。他看着这幅以细笔勾勒的,似画非画,然后反应过来这好像是一张图纸。

他在叶先生的府中曾瞧见过,是盖房子要用的。

但图上的这栋房子好高、好大、好漂亮!

飞檐上的瓦细如鱼鳞,旁边有字注:“琉璃瓦碧、青、黄、朱各九百担”。

主阁足有五层之高,两侧配有副阁,均有字注:藏经、藏典、修撰、清论。

修书箸说,阅览清谈。

赵璟飞快地回头去看自己的父亲,眼睛亮闪闪的像有星星。

“爹爹,这是书馆么?!”赵璟问。

他还记得,去年冬天上京的路上,爹爹说,要在京城给他建一座全天下最大的书馆。

赵疆笑起来,“是。”

他问:“你可喜欢?”

赵璟大声道:“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