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振华十型(求月票)(5 / 6)

点。

被带回去的胡九娘,自然是去了小黑屋,接下来有她好受的。

而关于她的相关资料,也都会被一一调查清楚。

京城,振华研究所,主任办公室。

从大西北回来的陈国华,此时心情不是很美,只因为对面的项立强跟他说了一个坏消息。

“项领导,难道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了么?”

振华十八型客机可是陈国华的心血,一架试制机才刚开始运营没多久,便遭遇了如此大的打击,陈国华当然非常愤怒。

可他没有指责项立强,毕竟敌人实在是太狡猾了,骗过了那么多人,如果不是周保江,只怕那架试制机已经变成了破烂。

试制机没了还没什么,关键是当时飞机上面的郭永怀他们这些科研工作者,这才是最让人揪心的事儿。

万幸,郭永怀他们并没有出事。

想起原时空的历史上,郭永怀就是在京城南苑机场外的玉米地离开的,陈国华就忍不住心寒。

机器没什么问题,最难搞的还是人心啊。

既然不是机器设备的问题,那么如何防备振华十八型客机遭受这样的打击,这才是重点。

让人无法理解的是,明明现在的机场,都已经有了非常严格严苛的安全检查,各种安检光机检测机器,好像没有用处一样。

毕竟胡九娘、张全蛋、李二狗他们都将刀具、手枪等携带上了飞机,这是非常让人无法理解的地方。

项立强作为这方面的负责人之一,居然也没办法保证振华十八型不会再发生这样的事情。

陈国华当然非常生气。

见项立强摇头,一旁的邱宗岳也是皱眉思索状态,陈国华顿时明白,这事儿真的棘手了。

振华十八型作为振华研究所研制出来的第一代民航客机,现在却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如果没办法逮着胡九娘他们背后的那些大鱼,同时拿出更加有效的预防手段,只怕下一次的袭击,会让振华十八型飞机有更大的损失。

这个损失,不管是对陈国华还是对上面的领导来说,都无法承担得起。

“两位领导,我们就不能够建立一套完全独立、却服务于机场本身的第三方审核机制么?要求更加严苛严厉.”

听到陈国华的话,邱宗岳和项立强两人思考了一下,然后直接摇头。

想要通过这样的事儿,难。

此事的关键并不是这些,而是人心。

同时还得有更加适合的奖惩机制、审核机制等,只有这样,才能够尽最大可能杜绝此类事件。

“行吧,我知道了,两位领导,我会再想想还有没有其他办法,到时候我再跟您二位领导汇报一下.”

说是汇报,可他的语气好像是在驱赶邱宗岳和项立强,不过后两者却不以为然,而是点点头,然后站起来说了几句之后便离开了。

等两位领导离开之后,陈国华开始在生物硬盘里搜索资料。

很多事情,他很想做,但都需要符合当前实际情况才行。

以前,他肯定不会提出这样的计划,但是现在嘛,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可以顺势提出来了。

实验室,陈国华把章济川、姚诗琼等人都给召集了起来。

“老章,这一次我们需要制造一款特别的芯片”

这话一出,章济川等人全都兴奋了起来,他们都忘记了有多久的时间,陈国华没有拉着他们来搞新的芯片了。

最近这几年,章济川他们一直都在忙着搞极紫外光刻机的研发工作,这款光刻机实在是太难了。

攻克了一个关键技术之后,又有一个更加困难的技术等着他们。

就好像他们之前研制的那款磁悬浮风扇,这绝对是超高科技结晶啊。

结果,愣是把他们捆住了大半年,至今都还没彻底解决呢。

去年八月份的时候,薛晋权、董建昌、陆子敬他们就已经启动了磁悬浮风扇的全部研发工作,但技术细节太多,加上他们还需要配合其他细分小项目的研发工作,同步攻克相关技术。

导致磁悬浮风扇的研发工作,无法加快。

“老陈,我们这次要研发的是什么芯片?是不是十纳米以下的芯片?”

董建昌十分兴奋地询问,但他的话却让其他人直接翻白眼。

极紫外光刻机还没研发出来,就想制造出十纳米以下的芯片?

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难度系数太大太大了!

但凡是技术能够达到的水平,陈国华定会拿出来,而不是抠抠搜搜。

但很明显,十纳米以下的芯片技术,难!

“老陈我记得你之前在跟我们聊量子力学的时候,有提及过量子芯片,这东西我们真能够实现么?”

既然提到了体积更小、性能更好的芯片,赵菊生突然想起了之前陈国华在完成了费马大定理和黎曼假设这两道顶级数学问题之后,先后都有提到过量子力学,以及由此延伸开来的量子芯片。

关于量子学、量子力学、量子纠缠等相关理论知识,赵菊生关注了不少前沿理论科技,但也只是理论,甚至是不完整的科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