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如此,他也是非常向往,并且愿意为之努力。
也因为如此,他才会在今天,趁机跟陈国华提了出来,想要多了解一些关于量子芯片方面的知识。
章济川、薛晋权、陆子敬等人闻言,倒是眼睛雪亮,只不过,陈国华却是翻了个大大的白眼:
“我说老赵,你说得倒是轻巧,能不能实现量子芯片这件事,你现在轻飘飘地问了出来,但我可不好回答你”
“量子力学的相关理论都还没完善,极紫外光刻机也还没研制出来,所以别好高骛远,量子芯片这件事,只有时间到了,我才会跟你们详细展开来说一说.”
“如果你们的数学能力强一点,我倒是建议你们可以去读一读我之前写出来的费马大定理和黎曼假设的相关论文,这些论文里的数学工具,隐藏了不少关于量子芯片的相关技术基础”
听到陈国华这么说,尽管没有透露出什么实质性的东西,但着实让大家都兴奋不已。
而陈国华直接透露出来,难道不怕被那些老外知道这个秘密,然后努力拆解这两大定理,然后先一步开发量子芯片么?
陈国华表示,一点都不担心。
他都敢将费马大定理和黎曼假设这两大顶级数学问题的相关论文拿出来,自然就不害怕被人发现秘密。
如果这个秘密有那么快被人发现,那就不叫秘密了。
在六七十年代,或者说在整个冷战的几十年时间里,不管是莫斯科还是华盛顿,确实爆发出了很多黑科技。
但这些都是在航天等高科技方面的黑科技,而在民用利用,明显没有多大的突破。
就拿计算机技术来说好了,原时空的历史上,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还是七十年代,北美计算机开始大范围普及的时候。
这个时候的计算机,已经进入到了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电子计算机相关技术得到了更大的突破,硬件变得越来越便宜,个人计算机开始走进千家万户。
在普通民众拥有了更多的计算机之后,智能时代的相关智能科技才逐渐被酝酿出来。
然而,在冷战时代,愣是没有智能相关科技,或者说即便有,那也是皮毛。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只有大规模普及相关应用,才能够更快地推动科技的发展。
欧美等外国只能够靠市场来推动,但是陈国华不需要啊。
也因此,之前华润公司主动将大部分电子产品的价格,直接降低到了欧美那边的成本价,主动掀起了大规模应用大战。
便是因为陈国华十分清楚,七十年代即将到来,在他提前了好些年推动的计算机技术,将会更早更快地迎来质变的时机。
一旦b公司或者德州仪器公司,亦或者是洛夫特科技公司、唐老鸭科技公司,他们这些欧美企业爆发出创新的科技,那么华润公司领先的局面就会被打破。
陈国华当然是不希望这种平衡被打破。
因此只能是由华润公司一直保持领先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够一直赚钱,一直让振华研究所在高尖端领域保持领先优势。
毕竟振华研究所的所有项目都需要资金支持,华润公司的赚钱能力就不可能真的丢失掉。
从这些方面就可以看出来,冷战爆发出来的黑科技,大部分都是硬科技,并不需要大规模应用来爆发反向推动的科技。
反倒是量子芯片,这可是比现在的硅基芯片拥有更小体积,更好性能的电子元件。
这玩意儿的工作原理是基于量子力学理论,而量子力学理论的完善,也是需要时间的。
总之,它不可能很快被欧美掌握并在发展出来。
因此陈国华并不需要太担忧。
“老陈,你能不能再多跟我们聊一聊量子芯片?我实在有些迫不及待了”
赵菊生闻言,反而是更加兴奋了。
他自然不是什么敌特,他也不怕被人质疑,只因为他在振华研究所都已经工作了好些年,早已经取得陈国华的信任。
最关键的是,他家人就住在京城,但凡出了什么事儿,他家人能逃么?
人这东西,向来都是群君动物,赵菊生都是生长在红旗下的普通研究员,心中自然没有什么其他想法。
只不过,他确实是对量子芯片等相关知识技术非常感兴趣。
不止是陆子敬、薛晋权、章济川他们,便是陈国华也知道赵菊生购买了不少相关书籍、期刊来研究量子力学相关理论和知识。
从这里来看,就知道他对量子芯片有多么执着了。
“想得美,别聊这些了,我们还是说一说这一次我们要研发的芯片吧”
陈国华瞪了赵菊生一眼,笑骂道:
“大家都收一收心,这一次我们要研发的芯片,虽说技术并不是很难,但它非常重要.”
ps:晚一点还有一更,求月票,呜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