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篮子(1 / 2)

能分出来,卫竹英已经很开心了,于是她道:“满金阿爷,不用了,我们有这些就够了。”

见卫竹英坚持,洪满金也不再说些什么。

一场卫家的闹剧,众人倒是看着热闹了,人群里的林云舟心里有些高兴,他为她们母女高兴,摆脱了那家人,可他又担忧着她们母女二人。

卫家把兰溪村山脚下的一个小院子分给了她们母女俩,这还是当年卫文昌读书时卫老头特意请人修建的小院。

等到一进院子里,破落的门窗,破碎的瓦片,看起来摇摇欲坠的墙壁。

卫竹英问萧淑兰:“娘,你后悔吗?”

后悔分家,跟着她吃苦吗?

萧淑兰笑笑:“娘当年嫁给你爹时没有后悔,你爹死后我一人带大你们姐妹没有后悔,如今和你一起,娘也不后悔。”

卫竹英紧紧抱住萧淑兰,她发誓,以后一定要给萧淑兰最好的。

萧淑兰安慰道:“眼看要变天了,我们赶紧把屋子收拾收拾吧!”

临近傍晚,卫竹英才想起家中没米没粮,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光想着分家,没想着拿米拿粮了。

地里种的菜才刚刚长出来,压根就吃不了,就算现在赶去镇上买也来不及了。

思考半天,卫竹英决定去村长家里先借点米粮。

等她一打开门,门口正放着一个篮子,里面放了两斤米,一把青菜,一块猪肉,几个鸡蛋,还有一小罐盐。

这是谁放在这里的?

卫竹英追来看,根本就没有任何人。

在厨房里还剩些柴火,卫竹英拿了东西就进了厨房。等到她准备做饭时,院外响起来敲门声。

卫竹英打开门一看,是洪福瑞:“竹英妹子,我娘说你们今天应该没啥吃食,她让我给你带了点东西。”

洪福瑞提过一个篮子,里面是一把豌豆尖和几颗鸡蛋,兰溪村前几年可是闹了灾荒的,也就去年收成稍微好了一点。

现在的鸡蛋对于普通百姓家来说,实在是贵重的了。

卫竹英又看了看,还有几个红薯和土豆。

洪福瑞又说道:“我娘说,要是不想做,你等会儿就直接来我家吃也行。”

她已经收了村长家这么多恩惠,是断断不能再去他家里蹭吃蹭喝了。

卫竹英道:“福瑞哥,谢谢你们。饭我就不去吃了,你们今天为了我家里的事情忙了一天了,还是先回家早点休息吧。”

洪福瑞见卫竹英拒绝,也不再提,只说了一句好。卫竹英看着洪福瑞离开的身影,暗道:今天的恩情,卫竹英改日定会涌泉相报。

她看着篮子里的东西,又想到了厨房里的东西,到底是谁送来的?

回到院子里,萧淑兰已经把院子里打扫干净了。

等到饭做好后,天已经黑了,母女二人只得借着火光吃饭。

卫竹英做了几个菜,炒鸡蛋,青菜炒肉和炒土豆丝。

萧淑兰吃着饭,突然哽咽,在卫家时,她可从未吃过这么多的好东西。

从她嫁入卫家时,卫家老太太便对她颇有微词,原因是当年卫文昌不顾老太太反对,执意要娶萧淑兰。

老太太在生产卫文昌时,难产,疼了她三天三夜,她就断定,卫文昌是个讨债鬼。

在娶媳妇这件事上,不服从她这个当母亲的就罢了,偏偏还只生了几个丫头片子,这分明就是要绝了他们老卫家的后。

一个人看不惯你时,即便你做了许多她也只会讨厌你。萧淑兰就是这样,得不了卫老太的欢心,连带着卫家其他人也讨厌三房。

好在卫家公公是个好的,从来没有因为三房是几个女儿便看不起,甚至还会教所有的小辈读书识字,认清楚山间的药材。

三房的两位姐姐嫁人早,于是就得了卫竹英学习,至于其他的几个孩子嘛,不想学,觉得进山找药材苦。

洪满金说得不错,好竹出歹笋,卫家公的医术只传给了卫竹英。不过可惜,卫家公两年前得了病过世,这卫家,再没有人能站在三房身边。

卫老太,卫家几房,各种磋磨萧淑兰与卫竹英,卫老头的医术卫竹英也只学得了些皮毛。

卫竹英看着萧淑兰的样子,安慰道:“娘,不要哭,你以后可是要过好日子的。”

萧淑兰擦擦眼泪:“竹姐儿,你说得对,他们越是看不惯我们,我们就越是要好好活给他们看!”

卫竹英笑笑。

等到母女二人吃完饭后忙活完,已经入夜了,二人只得简单得打扫一下屋子,然后睡去,迎接新的一天。

第二天一早,萧淑兰就早早起床,把院子里打扫了一下,院门口有个枯了的水井,卫竹英一看,下面的水在流动,应该还能用。

萧淑兰把昨晚的剩饭剩菜热一热,这就是母女二人的早饭了。

等到吃完早饭,院子外热闹得很,萧淑兰打开门一看,是洪福瑞和几个年轻的庄稼汉。

领头的洪福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