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凝露(1 / 2)

卫竹英点点头,和林云舟继续看星星,坐得久了腿有些麻,便想站起来绕着院子里走走。

林云舟见了,问:“要不出去外边逛逛,河边还是小路上?”

卫竹英:“可是这外边天都黑了!”

林云舟思索片刻,去屋中拿了盏灯:“这样不就好了。”

漫步在热闹的河边,晚风轻轻拂过兰溪村,风中送来稻子成熟的味道,今天她有仔细考虑过林云舟的话。

虽然她很高兴,但还是有些放不开。

在乡下的夏天夜晚里,一切都显得格外宁静。

田间的青蛙和草丛中蟋蟀的叫声此起彼伏,偶尔有萤火虫在空中草丛里边飞来飞去,它们微弱的光芒如同点点繁星。

兰溪村的人或是坐在院中,或是搬了凳子坐在在大门口。

大人们在一起谈论着家长里短、庄稼收成;孩子们则在一旁嬉戏玩耍,追逐着萤火虫的光亮。

老人们摇着蒲扇,和年轻的小辈们讲述着从前去的故事。

乡村的夜晚没有大城市的喧嚣和繁华,但却有着独特的宁静与和谐。

卫竹英静静听着兰溪河流水的声音。

措不及防间,一个人影急匆匆走过将卫竹英撞倒在地,那人说了句不好意思,就赶忙走了。

卫竹英皱眉,这什么人啊?

撞了人就跑了,道歉那么敷衍!

林云舟赶忙将卫竹英扶起来:“没事吧?”

卫竹英淡定地将身上的灰尘拍了拍:“我没事,不想逛了,先回家吧?”

“嗯,好。”

他问:“你还能走吗?不行的话我就背你回去。”

说完,林云舟就蹲下了身:“上来。”

卫竹英拒绝:“不用了,我没事,能自己走。”

林云舟起身:“真没事?”

“我真没事,能自己走。”

林云舟将手里的灯给卫竹英:“拿好。”

卫竹英不知何意,接过灯。

没等卫竹英反应过来,林云舟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将卫竹英拦腰抱起。

他的动作显得有些霸道和粗鲁,但却充满了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感。

被林云舟这样突然地抱起,卫竹英的身体不禁微微颤抖了一下。

她的脸上泛起一丝红晕,眼神中透露出惊讶和羞涩。

然而,她并没有反抗,而是顺从地靠在了林云舟的怀中,听到了他强有力的心跳。

&34;抱紧我。&34;

林云舟低声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坚定和温柔。

卫竹英听出了林云舟话语中的关切之意,她默默地伸出双手,紧紧抱住了林云舟的脖子。

林云舟将卫竹英抱回了家,不带一点喘气儿的,卫竹英有些不好意思:“我都说了我能自己走的。”

林云舟:“我知道,我就是想抱你回来。”

卫竹英:“……”

清晨,林云舟和卫竹英说了自己要去山里边看看,让卫竹英好好待在家中。

卫竹英道:“我想和你一起去。”

林云舟:“跟我去做什么,山里到处是蛇虫鼠蚁,林子深,荆棘多,路不平。”

“我知道你从小到大在林子里边跑了,但我不想你跟我去钻林子,我现在就想你能安心在家做自己喜欢的事,等我回来也好,做衣服看书也罢,都随你。”

卫竹英:“那你早些回来,我做了晚饭等你。”

卫竹英进屋拿了个小布袋子:“带在身上,驱蚊虫的。”

林云舟接过之后就出了门,卫竹英觉得无事,拿了板凳,坐在门口的阴凉下,把之前的那个荷包拿出来完善。

她反反复复看了那双大雁,怎看得久了觉得那就是大雁,不是鸭子。

但看来看去,还真挺像鸭子的:“罢了,我还是重新做吧。”

说完就将这个荷包收了,重新寻了布做起来。

从前萧淑兰和她说过,绣品上边绣的东西花样子都是鸳鸯,卫竹英却不喜欢鸳鸯。

人们常说:只羡鸳鸯不羡仙。

鸳鸯成双成对,但早年间的鸳鸯原本是形容兄弟之间的情深似海,寓意为君子万年,后来就成了爱情忠贞的象征。

鸳鸯是多情的鸟儿,并不忠贞,其他人喜欢鸳鸯卫竹英管不着,她就是喜欢大雁。

尤其喜欢李清照那句: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卫竹英刚把针线穿好,就见得外边过来了一个女人,那姑娘的穿着十分朴素,裙摆上绣着几朵淡雅的小花儿。

她的头发简单地挽起,用一根木簪固定住,几缕发丝垂在耳边,更增添了几分温柔。

她的脸上没有过多的妆饰,只是轻轻涂抹了一层粉,显得清新自然。

她问:“你好,请问林云舟林大哥住在这儿吗?”

卫竹英起身:“是,请问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