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泽,稻种什么时候到位啊!”“我好像听说他们要采集数据。"王部长。“他们采集数据,也不妨碍育种啊!"黄述玉,“部长,育种宜早不宜晚,而且这是我们第一年在大泽垦荒,不了解大泽的积温状况,假如就晚那么几天,水稻扬花期积温不足,导致水稻歉收,那得多气人。”王部长第一反应就是黄述玉在八一农大,真的有用心学习水稻方面的知识。既然批准了黄述玉在大泽试验种植水稻的请求,早晚都是要给她稻种,现在给她也行,省得她总是烦他。
“我去帮你协调。"说着,王部长要挂断电话,被黄述玉喊住,“你还有什么事,一次性说完。”
“水利工程连要在大泽上架起一座桥,确保粮食能够安全运出大泽。“黄述玉耳朵紧贴话筒,王部长有严重的鼻炎,情绪一激动,呼吸会不畅通,确认王部长的呼吸平稳了,她说,“工程量巨大,仅靠工程连,无法在秋收前完成,需要动员垦荒知青。”
“今年的春季大拉练和秋季大拉练,没有大泽垦荒知青。“想到什么,王部长补充道,“你们营是新建的,不能放松打靶训练。还有,你回头跟陆卫东、毕常青说,有两个连即将到大泽附近放牧,必须安排人在沼泽附近巡逻,防止知青和羊群误入沼泽。”
“是。"黄述玉大声说。
“以后这类事不能只在电话里打报告,必须做成报告,到分场部跟我做汇报。"王部长。
“我连夜作了报告。"黄述玉。
“那你怎么不来分场部跟我做报告。"王部长脑门的青筋突突跳。“我怕在分场部遇到参谋长。"黄述玉真的怕参谋长质问她为什么不愿意到老二连鼓舞知青士气。
那天黄述玉从他那里离开,发生的事他听说了。他不愿意黄述玉掺和进去,因为黄述玉做好了,会被师部的昌新平记恨,黄述玉做的不好,昌新平一定会拿这件事做文章。
羊文康是昌新平安排到二连的,黄述玉在昌新平眼里,就是胆大妄为,打狗不看主人。
如果黄述玉被昌新平抓住小辫子,一定把黄述玉往死里整。王部长清了一声嗓子:“如果有人到分场部,你让人把报告带给我。”“好。"黄述玉大声喊,不耽误她啃菜团子。跟王部长通过气,黄述玉喝一口茶,把角落里的黑板搬到外边,在黑板的三个方位写:水稻、架桥、大白菜。
用直线连起来。
陆卫东、毕常青、参谋庄高阳、曹会计赶回来。曹会计拿着工资条和黄述玉交给他的文件袋,带上小李,骑马去分场部,顺道把黄述玉借的马还给马场知青。
这些马很通人性,追着曹会计、小李跑。
陆卫东、毕常青、庄参谋聚在黑板前,研究黄述玉写的三组词。三人讨论了很长时间,黄述玉走过来,先跟三人分享她在八一农大的学习经历,又把她回到大泽发生的事说了一遍,把王部长的意思传达给他们。陆卫东把垦荒进程跟黄述玉说了一遍。
接下来,四人开始开会。
会议确定了在沼泽周边种植水稻,大白菜是大泽上第二大经济作物,春播结束后,动员垦荒知青建桥。
四人又对三件事做了详细的安排。
傍晚,梁倚云回到营部,黄述玉还没说什么呢,她就心虚地躲着她。黄述玉把梁倚云介绍给三人认识。
“小李不是说来了三个技术员吗?"小李没来得及跟几人说有两个技术员偷走菜团子跑了,陆卫东才有这个疑问。
梁倚云尴尬地躲了出去。
黄述玉把另外两个技术员的情况说给三人听。“理想主义。"陆卫东拿铲子,去挖今晚的菜。毕常青、庄参谋跟上。
黄述玉蒸了五屉窝头,挖了一碗大酱出来。三人回来了,在洗野菜,黄述玉去找梁倚云,在溪边找到她,喊她回来吃饭。
营部一片闲适,耿建、何秋实可就惨了。
当食物吃完,水还剩两口,耿建、何秋实生出前所未有的恐慌,彼此没有沟通,却默契的转身,原路返回。
走到傍晚,两人终于回到营部,热泪盈眶,丢下步(木仓)、挎包、水壶,踉踉跄跄朝水缸奔去,抱着水瓢咕咚咕咚往肚子里灌水。身体恢复了生机,两人来到饭桌前,拿起窝头恶狠狠吃。没有等到嘲笑声,说教声,两人抬头看向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