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1 / 2)

第51章051

供销合作总社安排一个主任,还有一个销售员过来上任。两人跟着半车货过来上任。

他俩加上一个司机还没来得及对着广阔的水域发愁,就被对岸的《庆丰收》吸引引。

是唢呐!

锣鼓、喇叭齐登场。

大红色手绢、桃粉色扇子扭啊跳啊,可见对面的知青多么的快乐。营部的八匹军马左右两边各挂着一个大竹筐,瞠入水流,朝着三人走过来。兵团日报记者孙程栋也跟着过来,组织大泽知青牵着军马站到卡车前面,安排黄述玉、毕常青、供销社主任李为民和销售员马乐凤站在第一排。司机也想要一个镜头,孙程栋让司机上车,趴车窗上,露一个脑袋出来。孙程栋咔咔一顿拍。

卡车上的货被大泽知青搬到大竹筐里,司机驾驶卡车离开。知青牵着马返回大泽。

李为民、马乐凤掏出崭新的水靴,把皮鞋换下来,穿上水靴。两人要下水,被黄述玉拦住了。黄述玉递给两人草鞋,建议两人换上草鞋,走过这段水路。

李为民抬眼,发现水没过马的膝盖,低头看到小腿肚子的水靴,果断换上草鞋,把皮鞋和水靴窜一起,挂脖子上,瞠水里。马乐凤照做。

一件件夺人眼球的事纷至沓来,就没给两人感慨这里条件艰苦的时间。当两人来到营部,被知青簇拥着走入秧歌队伍里,手中被塞入手绢和扇子,喜气洋洋跟着队伍扭啊跳啊。

有谁能抵抗秧歌的诱惑,去想人世间的烦恼?曲终人散。

知青们置办齐了生活用品,欢欢喜喜回连部。供销社刚开业,货物就被买走了三分之二。营部给供销社盖了两间小土屋,一间是仓库,一间是商店,里面各摆了一张床、一张书桌,用芦苇帘隔开,是李为民和马乐凤睡觉的地方。来到大泽,第一天早晨,李为民留意到好多基层连队干部走进营部,他们在露天场地开了半天会,在营部食堂吃了午饭,参与开会的人员离开营部,朝地头走去。

傍晚,他们一身泥回来。

连队干部留宿一夜,第二天早晨又去地里,他们中午回来,带上干粮,带着满身泥水骑马回连队。

接下来几天,营部干部早出晚归,有时候干脆就不回来了。他们这几天一直引大泽里的水灌溉水田,他们用水太厉害,导致大泽的水的流速跟不上他们灌溉水田的速度,河流的水位线低于水田的高度,营部就20台水泵,根本就不够用。

黄述玉打电话给分场部,希望分场部给他们调一批水泵过来。最近一段时间,没下过一场雨,大部分连队都在抗旱。分场部想给他们调一批水泵,也得要有才能调啊!黄述玉太能磨了,分场部农业生产科从牙缝里给黄述玉挤出10台水泵。分场部的极限在哪里,黄述玉心里还是有数的。她识趣地见好就收,还嘴甜的承诺等头茬西瓜下来,专门给四分场农业生产科送一车西瓜过去。

上一秒,黄述玉还是农业生产科干事口里的鬼见愁,下一秒,黄述玉就是他嘴里最亲爱的战友。

营部穷啊,这10台水泵到了营部,黄述玉就没想还回去。所以不要钱的好话拼命说,给刘干事提供最高等级的情绪价值。刘干事心知肚明黄述玉打的小算盘,因为就没有哪个营部、连部从科里借调机器还回来的。

只因黄述玉不仅会说话,还会做人,刘干事第一时间把批条递到科长手里,催科长赶紧签字,拿着签了字的批条去领水泵,当天安排人把水泵送到大泽,还让司机顺便把下个月的柴油提前送到大泽。黄述玉收到水泵和柴油,把提前准备好的两大包草药递给司机,麻烦司机送给刘干事。

司机刚离开,黄述玉立即打电话给刘干事,跟刘干事说水泵和柴油她收到了。

“我配了缓解咽炎的草药,让司机给你带了两包,麻烦你送一包给科长。”黄述玉说。

言外之意就是有一包草药给他的!

上次两人通话,黄述玉发现他嗓子不对劲,他满不在意说他老毛病,咽炎犯了,不碍事。黄述玉催他去医院看看,他说科长也有咽炎,也没少跑医院,也没见好,他就不去医院遭罪了。

没想到黄述玉不仅记着,还给弄了草药。

刘干事心里比喝了红糖水还甜。

黄述玉又叮嘱刘干事几个注意事项,就挂了电话,马上安排人把水泵和柴油运到地里。

就算多了十个水泵,也远远不够用。

黄述玉骑马到水利工程连,让工程连的知青给她想一个办法。水利工程连知青似乎和他们共用一个大脑,想的办法完完全全重合,这些办法作用不大。

“(火乍)堤,扩大水流面积,在流速不变的情况下,面积变大,出水量也就变大了。“这个知青是一名老三届,出了一个最天才的主意。“这个办法好。"有知青猛拍大腿大喊。

“那你们之前修的水闸不是毫无用处了吗?“黄述玉拧眉又说,“雨季来临,大泽无法蓄水,会淹了其他农作物。”

“你在水闸附近埋(火乍)药,连同水闸一起炸了,我们重建一个更大的水闸。“又一个大聪明说。

再不阻止,队员就真的说动黄述玉(火乍)堤扩大出水口,林巍赶紧叫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