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2 / 2)

扭头对着黄述玉说:“虹吸效应。”

随着"虹吸效应”四个字出现,黄述玉眼前突然出现密密麻麻的字。林巍说了半天,问黄述玉:“你知道怎么操作了吗?”黄述玉连声说了几个知道,怕林魏不信,她说:“就是在管子里装满水,水会从压力大的一边流向压力小的一边。”黄述玉强大的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让林巍诧异。黄述玉拜别了他们,骑马回去。

她回到营部,取走尿素袋里面的塑料内袋,转头来到地头,第一件事就是拿一节水管做实验。

她往水管里灌满水,排掉空气,取出一个塑料内袋,堵住一个出水口,抱起水管,用尽全身力气把水管撂到田里,水冲翻塑料内袋,急切地流出来,水持续的从水管中流出。

地头的干部和知青都看愣住了。

他们下意识寻找机器,没有任何机器,就只有一根水管。尽管黄述玉已经有了心理准备,还是呆愣五六分钟,才回神,立即安排知青把附近的连队干部喊过来,她把这个方法教给大家。教完了这些干部,黄述玉骑马到下一块地,教另一批人。营部下面的连队都会了这个方法。

灌溉难的问题得到解决。

水田里都灌满了水,水田养了两天,可以插秧了。一车车水稻秧苗被卡车、拖拉机、马车运到地头。知青分布在宽广的水田中,齐头并进插秧。晚上,知青在前面举着马灯,其他知青仿若不知疲倦的机器,重复着相同的动作。

一个星期后,插秧结束。

耿建三人晚育了十块地秧苗,接下来半个月,三人一边记录数据,一边和大家一起补秧苗。

十块地的秧苗用完,水稻秧苗也成功扎根。管雅培育的西瓜秧苗在移栽到地里前,进行了炼苗,二次炼苗的西瓜苗根茎粗壮繁茂,被移栽到地里,成活率达到百分之九十。这已经是很高的成活率了。

供销社主任李为民和销售员马乐凤对西瓜的事格外上心。本来黄述玉还在纳闷呢!

小小的一个供销社,用得着主任吗?

还有就是营部供销社员工还用不着总社那边直接安排人吧!现在黄述玉全明白了,人家真正的意图是西瓜。营部没有一个傻子,也都看明白了李为民和马乐凤的意图。总社把供销社开进大泽,总归是方便了他们,大家都揣着明白装糊涂。春播到这里,基本上结束了。

建桥被提上议程。

建桥材料早已到位,黄述玉再一次跑到水利工程连,询问林魏什么时候动工建桥。

他手里这项工程还有一个星期才能完工,让黄述玉给他一个星期时间,和黄述玉约定在营部碰面。

黄述玉回到营部,和营部干部召开了一个简短的会议。第二天,连队干部过来开会,他们回去动员知青踊跃报名建桥。只有把水稻运出大泽,他们才算真正的征服大泽。知青们争抢着报名,生怕报名晚了一步,他们被指导员指派去照看稻田和地里的蔬菜。

各连队的干部没想到他们居然要劝知青退出“建桥队伍",留下来照看地里的庄稼!

没有一个人主动退出来。

这时,连队干部要使出杀手锏,大家都防着他呢!把领导的路堵的死死地:

“我是D员,必须冲在人民群众最前面。”“我也想冲在第一线,我想入D,我不退出。”“我年龄大,你们要让着我。”

“我年纪小,怕犯错误,必须哪儿艰苦往哪儿去,锤炼自己的意志。…连队干部差点要去找黄述玉麻烦,这个黄主任,不干人事,你在地头教大家“虹吸效应",夹带私货劝知青不能放弃学习,我们都没意见,你干嘛带领知青喊口号!

什么带着大泽的农副产品勇闯HR、欧美市场!什么赚外汇,支持国家发展军工!

什么没有能力就做好本职工作,有能力就报效祖国!这些知青白天上工,晚上挑灯夜读。

连队干部掐着腰骂骂咧咧:“既然没人主动退出来,那就以排为单位,轮流去建桥。散会!”

“指导员,我们再商量商量。"知青跟在指导员身后跑。指导员吼一嗓子:“谁在跟着我,我就把他的名字划掉!”这句话杀伤力十分大,再也没有知青跟着他了。所有连队最终确定知青轮流去建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