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暗流与追踪(1 / 2)

地点:芝加哥南区废弃仓库

李浩然蹲在芝加哥南区仓库的角落,手里攥着一把生锈的螺丝刀——昨晚从地上捡的,聊胜于无。昏黄的灯光照着仓库中央,皮夹克男和西装男正跟几个新来的家伙低声交谈,桌上摊着一堆地图和手机。他听不清具体内容,但“洛杉矶”“货”和“快点”几个词反复出现。

昨晚,西装男给了他一晚上的活:把一箱“货”搬到仓库角落,再跟着皮夹克男去个地方“接头”。李浩然没问那是什么货,但他闻到了淡淡的化学味,猜是毒品——福龙帮的老本行。他没拒绝,因为他知道反抗的下场可能是挨顿打,或者更糟。

趁着他们忙着争论,李浩然悄悄打开背包,掏出一次性手机,按下录音键塞进裤兜。他得留点证据,哪怕只是自保。他假装整理箱子,耳朵竖着听。皮夹克男的声音突然拔高:“洛杉矶那边乱成一锅粥,张伟强死了,警察盯得紧,咱们得把货转出去。”

“转出去没问题,”西装男冷笑,“但得找个替死鬼。李浩然不是现成的?”

“他?”皮夹克男嗤了一声,“这小子跑得快,脑子可不灵。”

李浩然背脊一凉,手里的螺丝刀差点掉地上。他们想让他背锅——张伟强的死也好,毒品也好,全推到他头上。他强压住心跳,继续装傻,搬完箱子后走到西装男面前:“活干完了,接下来干啥?”

“等着,”西装男瞥了他一眼,“明天带你去见个人。”

李浩然点头,低头走回角落。他摸了摸裤兜,录音还在继续。他知道自己得跑,但不是现在——得等个机会,拿到更多东西,把这帮人拖下水。

地点:洛杉矶

陈浩推开洛杉矶东区那间破旧旅馆的门,空气里一股霉味夹着烟味扑鼻而来。晚上8:30,他和索菲娅刚从技术组拿到李浩然的手机信号定位——10月14日11:50,最后出现在这家名叫“蓝月”的旅馆。他手里拿着一张搜查令,前台的老头满脸不情愿地交出登记簿。

“李浩然,203房,昨晚住了一小时就走了。”老头翻着簿子,嘀咕,“付了现金,没留身份证。”

“他走的时候什么样?”陈浩问。

“背着个包,穿黑夹克,像被鬼追似的。”老头耸肩,“我没多问。”

索菲娅已经在203房翻了个遍,床没收拾,垃圾桶里有半包烟和一张撕碎的地图。她捡起地图碎片,拼了拼:“芝加哥南区,几个仓库标了红点。”

“芝加哥?”陈浩皱眉,接过碎片,“他跑那儿干嘛?”

“可能是福龙帮的生意跨州了,”索菲娅说,“张伟强管毒品分销,死了之后,底下人得找新靠山。”

陈浩点头,脑子里拼凑着线索:李浩然跟张伟强吵架,跑出后巷,躲到旅馆,然后直奔芝加哥。这不像单纯的逃亡——他要么是去找人,要么是被逼的。他拿出手机,给芝加哥警局的熟人发短信:“帮我查查南区仓库最近的动静,有没有毒品交易的迹象。”

“纸条的事有眉目吗?”索菲娅靠着门框,手里晃着那张地图碎片。

“指纹还是没匹配,”陈浩说,“不过技术组说纸条的墨水是种廉价钢笔,超市到处有卖,查不出来源。”

“所以可能是临时写的,”索菲娅眯着眼,“凶手杀了人,顺手塞张纸条,故意搞乱咱们视线?”

“有可能,”陈浩低头翻开档案,“但‘镜子里的真相’不像随口胡诌,得跟张伟强的事有关。”

电话响了,是技术组:“李浩然的银行卡有动静,今天早上在加州边境的一个加油站刷了二十块。”

“他跑远了,”陈浩挂了电话,对索菲娅说,“咱们得跟芝加哥那边联系,这案子不只是唐人街的事了。”

“早猜到了,”索菲娅笑笑,“黑帮的钱从来不老实待在一个地方。”

索菲娅坐在警局会议室的长桌边,手里拿着一杯刚冲的咖啡,烫得她直皱眉。白板上多了几张新照片:李浩然的档案照、芝加哥仓库的地图碎片,还有张伟强那张写着“镜子里的真相”的纸条。

陈浩站在白板前,拿着马克笔画线,昨晚的旅馆搜查结果已经汇总。

“芝加哥警局回信了,”陈浩放下笔,把一封邮件打印件扔到桌上,“南区仓库这几个月有异常活动,当地帮派‘黑蛇帮’涉嫌毒品运输,但没抓到实证。”

“黑蛇帮?”索菲娅挑眉,翻开邮件,“跟福龙帮有联系?”

“有传言,”陈浩说,“两帮去年开始合作,福龙帮供货,黑蛇帮负责分销。张伟强可能是中间人。”

索菲娅啜了口咖啡,脑子里转着昨晚的线索:李浩然跑去芝加哥,地图上标了仓库,银行卡在边境用过。她敲了敲桌子:“所以李浩然要么是跑去找靠山,要么是被逼去干活。”

“干活的可能性大,”陈浩指着地图碎片,“他一个小弟,没本事自己跑这么远,肯定有人指使。”

“那张纸条呢?”索菲娅问,“跟黑蛇帮有关?”

“还不确定,”陈浩皱眉,“但指纹的事有进展——那组不明指纹跟芝加哥一桩旧案匹配,嫌疑人叫马丁·桑托斯,黑蛇帮的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