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3 / 3)

哽咽的说不出一句话来,她无声落泪,平复了一会儿才说道“都说知子莫如父,师父那样误解二哥,我……我难以自处,再无脸面在苏家待下去了。”“我不来的话,你预备去哪里?"苏轼问道。“去金陵开面馆……“圆娘慢吞吞的说道。苏轼气笑了!他仰头望天,过了一会儿低声轻喃“好!好啊!原来你都打算妥当了。”

圆娘只觉心里悲得难受,她倔强着不肯多言。苏轼又道:“随我回去,我给你真正的路引子。”圆娘豁然抬眸,哭得不能自已。

“哭什么?不遂你的心愿你哭,遂了你的心心愿你还是要哭,究竟怎样你才开心心呢?“苏轼牵着马,喃喃自语道,“我且问你,你果真不要师父了吗?”圆娘追上他,抱住他的腰,他的发尾随风扬起,已不似杭州时的浓黑,隐隐有些星白的意味,她放声大哭道“没有不要师父,圆娘没有不要师父,没有不要!”

苏轼握紧马鞭,缓缓将她拉开,重重的扬起马鞭始终舍不得落下,良久他叹了一口气道:“世道艰难,你一个小娘子到处乱跑什么!若是……“他不忍继续说下去,只得继续沉默着。

他俯身将她抱上马鞍,自己亲自为她牵着马,行了一段距离后才缓缓开口道:“你长大嫁了人,后半辈子都不再师父身边……此时不必着急离师父而去。”圆娘低着头,心里难过的无以复加。

回到官舍后,见她平安回来,一家人这才安了心。苏迈拉着她去看辰哥儿,两小只抱头痛哭,连体娃娃一样。辰哥儿抽抽噎噎的问道“他真没打你?”

圆娘回道:“想打来着,想了想没舍得…

辰哥儿放了心,庆幸道“没打就行,没打就行,等二哥翅膀硬了,带你离开这里,过逍遥自在的生活,你想要多少瓦二哥都给你揭来!”两小只互诉衷肠,完全不顾身后的苏轼。

圆娘破涕为笑:“我要那么多瓦做什么?我又不是瓦匠。”提及此处,辰哥儿忽然想起来,问道“你那海肠粉如何了?可制成了?”圆娘回道“快别提了,都是那业障惹的,我一气之下都倒了!”辰哥儿脸色变了变,低咳一声道“那我这顿打岂不白挨了?”圆娘看着旁边热乎的鸡子汤问道“还没用膳?”辰哥儿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脑袋道“这就吃,这就吃!”圆娘忽道:“等等!"她扭头吩咐知雪将西厢房里一个描有青竹图案的白瓷罐取来。

片刻后,知雪将瓷罐取来,圆娘打开一道缝从里面取了一点点东西出来,倒入鸡子汤里搅匀,一股特殊的鲜味传遍整间屋子。辰哥儿趴在榻上往外探头,心里好奇的了不得。圆娘将鸡子汤捧至他面前,舀了一汤匙道“尝尝。”辰哥儿嘴巴张得大大的,一口吞下汤匙中的鸡子汤,连忙点头,对圆娘说道“你也尝尝!”

圆娘从善如流,两小只你一勺我一勺的分喝,不一会儿鸡子汤见了底,辰哥儿满足的叹息道“如此美味,值一顿毒打。”苏轼看着亲密无间的兄妹俩,几不可察的拧了拧眉头。苏迈无意间扫见苏轼的神色,亦在辰哥儿和圆娘之间打量了片刻,他伸手杵了杵辰哥儿,辰哥儿迅速抬眸瞥了苏轼一眼,冷哼一声,别过头去,不说话了苏轼走近两步,坐在榻前的绣墩儿上,拍了拍大腿,诚恳道歉道:“是爹爹不对,不该不分青红皂白就打了你。”

“哼!“辰哥儿只鼻孔里出气。

苏迈拍了拍他的胳膊,提醒道“老实回爹爹的话,不许淘气。”“哼!“辰哥儿又冷哼一声道,“我原本要去阿娘跟前哭冤的,你们救我作甚?又打又救的,我是牛皮不成?他笃定我干了坏事,我辩解有用吗?我正生气呢,不要和我说话!”

小家伙年纪不大,气性不小。

苏迈扶额,只得说好话道:“阿兄知道你是好孩子。”“圆娘也知道。"圆娘说道。

在屋子里的每个人都剖白了一番心迹,这才将辰哥儿哄得转过头来,他定定的看着苏轼道“我没有讨厌你,你不必跟我道歉,你得去阿娘灵前发誓才行。“好,我去。“苏轼从善如流。

“还要罚你的,罚你今天不许吃撒了海肠粉的菜肴。"辰哥儿得寸进尺道。“好,我不吃。"苏轼回道。

“还……辰哥儿话音未落,见苏轼意味深长的看着他,他适时收住了话头,抿了抿唇对圆娘说道,“圆妹,再给二哥盛碗鸡子汤来,我没喝够。”苏轼见圆娘出去了,他低头望着辰哥儿说道:“安心养伤,好了之后要去给你阿兄的房顶推土刻模补瓦的!”

“好,我补!"辰哥儿老实应道,转念又道,“你一定不许偷吃撒了海肠粉的菜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