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说是护送,其实是监视。
孙翊无奈,只得应从。
不表。
……
河南,官渡。
自河北军与河南军相持以来,已过两月。
而此时,曹操、刘备都收到了消息。
即荆州、吴地都遣使来朝廷示好。
至于来意,
荆州希望朝廷派兵,剿除孙氏。
孙氏则向朝廷纳贡,请求册封。
于是曹刘一起相商,又邀谋主李翊过来议事。
南方之事如何处理?
李翊说道:
“今荆州强,孙吴弱,两家又有血海之仇。”
“可应孙权请求,予以册封,许其攻取荆州之地。”
“至于荆州来使,则以公事为由,暂不接见,以慢其心。”
李翊虽是现代人,但一直摒弃先射箭后画靶的理念。
即不能认定孙氏未来会崛起,从而在荆州与孙吴之间选择荆州。
同理,也不能认定曹操未来会统一北方,就联袁抗曹。
一切的决定,都得根据时势来判断。
现在的孙吴就是一个被挖走了大量人才,地盘仅有吴郡、会稽,豫章北部数县的瘴地。
而荆州刘表比之历史上,却没有多少削弱。
如不出意外,刘表与他的荆州马上就将迎来自己的“巅峰期”。
仅是出于这一点,李翊都得支持孙吴去削弱刘表实力。
以为将来南下做准备。
因为如果真的南下,荆州绝对是比吴地更难打的存在。
除非你慢慢熬,熬到刘表死,然后解体。
但李翊可不想再等八年时间,他巴不得天下早归一统。
曹操、刘备从其言。
即上表朝廷,奏请封孙权为讨虏将军,命其继承其兄孙策之吴侯爵位。
至于荆州来使,则暂不接见。
之后,依旧与袁绍相持。
就这样,又相持了三个月的时间。
这时候,曹操、刘备从南方得到了一个十分惊人的消息。
——刘表成功平定了荆南叛乱!
“竟如此神速?”
不论是曹操还是刘备,待得知这个消息后,都感到十分震惊。
因为张羡开始足足煽动了荆南四郡的叛乱,哪里是能够轻易平定的?
并且最开始的消息,还是刘表遣兵围长沙,久攻不下。
怎么突然间就一下全给平了?
再一追问才知道,原来是张羡突然病死了。
张羡一死,荆南之众群龙无首。
于是刘表趁势席卷荆南,广开土地。
一举收复了零陵、桂阳,北据汉川,并不费吹灰之力将荆南部众收编。
真正坐到了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
而由于刘表这次大胜,壮大了荆州的声望。
兼之中原又在打仗,所以许多从关西、关中,以及北方来学者,都跑去了荆州避难。
刘表对这些学者予以安抚赈赡,又派兵肃清了荆州境内的盗贼。
这更加使得荆州成了汉末的乐土。
万里肃清,群民悦服。
刘表也正式进入了自己最巅峰的时候。
待看完书信之后,曹操、刘备几乎异口同声地感慨:
“刘景升竟如此好命!”
一面又庆幸,当初采纳了李翊扶吴抑荆的政策。
若不然,刘表在南方就真的无敌了。
之前说过,刘表的对天下形势的判断有误。
即他认为自己一直苟下去,就能笑到最后。
但刘表本人是经历过一次“越打越强”的理念冲洗的。
就是这次平定荆南。
刘表在收复荆南四郡后,不仅扩大了自己的疆域,更是不费吹灰之力收编了荆南的部众。
如果刘表能及时反应过来,改变他的观念,那他与他的荆州绝对会取代孙吴,成为南方的霸主。
刘表的壮大,对曹刘来说无疑是一个坏消息。
毕竟谁也不希望屁股后面,凭空多出来一个强敌。
但好在当初采纳了李翊的战略方针,在荆州的东面,给刘表扶植了一个树敌。
孙权在得到朝廷册封,有了曹刘的默许之后,大胆放心的攻打庐江。
最后成功将庐江刘勋赶走。
于是,孙权将庐江南部,豫章北部这两个扼守荆、扬要道的土地连接在了一起。
正式对荆州形成了战略威胁。
同时,另外一个好消息传来。
交州牧张津本就与刘表关系不和,见尤其是荆南四郡。
起初刘表对此地控制力不强,故张津也有意染指。
现今见刘表尽收荆南之地,大感不忿,于是兴兵犯境。
想要趁着刘表未将荆南牢牢掌控之前,以武力夺取过来。
等于说,刘表方平定一场战事,又起了一场与交州的战事。
对北方事务,依旧无暇顾及。
……
这日,夜晚,大营内。
李翊背着一只手,另一只手按了按眉心。
见皎月当空,不觉略微舒缓了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