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二袁争霸的时代已成过去,如今是齐魏相争矣(2 / 5)

手掌在茶盏上轻轻摩挲着,似若有所思。

良久,才缓缓将目光落在荀彧身上,意味深长地问道:

“……文若,汝且为吾剖析。”

“刘备今称齐王,吾当何以应之?”

荀彧一捋胡须,紧皱着眉头,沉吟道:

“刘备虽然强盛,然前讨公孙度,师劳兵疲。”

“彼也难以仓促西进。”

荀彧一针见血地指出刘备阵营目前面临的问题。

虽然刘备现在是第一诸侯,但其近年的战事基本就没停过。

比好武习战的曹操都要频繁。

所以刘备也是需要先休整,恢复国力的。

那么他休整的这段时间,便是曹操的机会,或者说是留给他的准备时间。

“……唯有固守待变,深沟高垒。”

“以疲刘备之师,方为上策。”

这几年,曹操也在努力发展。

一面肃清兖、豫二州境内的黄巾余党,一面又令枣祗在淮北扩大屯田规模。

修水渠,灌农田。

尤其官渡之战的胜利,解放了豫州的生产力。

使得战后四年里,曹操得以喘一口气,缓过神来专心内务。

但面对如日中天的刘备,荀彧依然建议曹操以守待攻。

千万急不得。

“仅凭我一家之力,欲制刘备,绝非易事。”

“唯有连弱制强,并力攻之,方得破局。”

“此袁绍、袁术之事也。”

荀彧又列举了此前众诸侯联合讨伐袁术、袁绍的例子。

虽然都是曹刘两家牵头,但其他诸侯也确实有参与。

既然如今第一诸侯变成了刘备,只要是有一点野心的人,都肯定会和曹操结盟抗刘。

“荆、吴两家或可为我助力。”

“不若遣使结好刘表,许以共分豫州。”

“然后使人诱孙权袭取广陵,使刘备分兵。”

荀彧提出了曹操的两个潜在盟友,一个刘表,一个孙权。

尤其是刘表就在曹操背后,是曹操无论如何都需要拉拢的目标。

既然此前曹操、刘备可以组成曹刘同盟,对抗袁绍、袁术。

那为什么曹操与刘表就不能组成同盟来对抗刘备呢?

这也是曹刘同盟啊。

尤其以刘表的野心,不知他心心念想要成为周文王,而当见到刘备真的付诸实际行动之后,会是什么感受。

至于孙权,确确实实是个守成之君。

守土有余,进取不足。

按说河南、河北大战之时,这是孙权最有机会崛起的时候。

可从官渡之战爆发,到刘备征辽结束。

整整四年,

孙权别说进取,连荆州都没能打进去。

就只有周瑜帮孙权镇压了交州的士燮,以及本土山越人,算是挽回了一点颜面。

不过正因如此,曹操才更觉得孙权有机会拉拢过来。

当然了,以上这些都只是构想。

真正实施能否成功,还不好说。

毕竟计划赶不上变化。

曹操可不想把自己的命运交付到别人手里,真到紧要关头,还是靠自己。

在与刘备爆发全面战争之前,快速扩充自己的实力才是上策。

曹操有一个问题看得很明白,

那就是刘备之所以强大,是因为在李翊等人的辅佐之下。,

以徐州为根基,对外扩张。

而目前刘备基本已经扩张到头了。

该纳入核心的纳了,该收的附庸也收了。

这便是刘备称齐王的底气。

但曹操还远没有扩张到极限。

眼下,就有一个地盘。

值得曹操去取,且很有机会取到,以壮大自身实力。

当曹操将手指向地图时,众人的目光齐刷刷看去。

最终落在了汉中张鲁身上。

“益州乃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今张鲁在北,刘璋暗弱,可先平张鲁取汉中。”

“然后降刘璋以图川蜀。”

曹操的思路也很清晰。

面对刘表这种实力强大不易取,且地理位置重要,适合当盟友的,就尽力交好。

而对刘璋、张鲁这种在自己屁股后面,根本没办法帮自己牵制刘备的势力。

则不如将之吞并了,好扩大自己的实力。

尤其益州富庶,曹操很是眼馋。

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曹操也知道川蜀是块难啃的骨头。

若是时间足够,曹操也有信心击败刘璋,拿下川蜀。

可偏偏就是时间不等人,

刘备肯定会在他进入川蜀之前,与他爆发战争的。

所以,目前最好的目标就是——汉中。

汉中离得近。

而且人口多,产粮高,是绝对的天赐之所。

“……文若良策,吾已明晰。”

“你且先下去罢,去为我到汝南催督粮草去。”

曹操拍了拍荀彧的肩膀,赞赏了他的才智,又将他派出去督粮。

荀彧领命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