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子龙斩将建首功,兴霸百骑劫魏营(1 / 5)

却说李翊南巡,在徐州进行了一些战略部署。

还把潜在的威胁,妻兄麋芳给关羽带回了北方去。

换了一个处事更加稳妥的赵云,代理彭城相。

同时,又书信一封,请陈元龙配合出兵,水上截断曹军粮道。

与此同时,曹仁率军进驻了沛地的鋕县。

在那里筑起一座坚城,作为魏军东方重要的战略要地。

关羽闻说后,立刻下令对曹仁发起进攻。

左右人谏曰:

“丞相走前,让将军以守待攻。”

“如今丞相方去,关将军何以便违抗丞相军令?”

关羽一捋颔下美髯,解释道:

“……诸公所言不然。”

“兵势无常,丞相之略固也,战局之变活也。。”

“今曹仁筑城于沛地,若不急击而毁其垒。”

“俟其城固,吾辈必受制于人。”

“况且关某身为都护将军,本有专征统一调度之权。。”

“倘今日不主动击之,将来悔之莫及。”

于是,关羽力排众议,下令已经到彭城的赵云,主动进攻曹仁。

恰好陈登组建的水军,也已经北上了。

共计水军一万人,周泰为主将,甘宁副之。

关羽便命周泰,随赵云一同出征。

命令下达两天之后。

赵云便率领公孙续,以及他麾下的五千幽州骑,正式出发。

除五千精锐骑兵外,还有一万五千名步兵。

算上周泰、甘宁的水军,便是三万人。

三万人作为先头进攻部队,已经是一个不小的规模。

但作为进攻方,除非人数完全碾压,不然肯定还是吃亏的。

当夜,赵云命人杀牛宰羊,大飨军士。

随后会集众将,商议作战计划。

“曹仁在沛地筑城,虽然我军人数占优,却也未尝倍于贼军。”

“况曹仁乃世之名将,若彼执意坚守,诚难克也。”

“我等又无李相之才略,若是强攻,恐未必能下。”

赵云有条不紊地为众人分析。

即便是李翊攻打曹仁,也是打了一个时间差。

抓曹仁没来得及坚壁清野,用配重式投石机强行轰开城墙,取了一场巧胜。

“所以依云之见,还是以诱敌为主。”

“使曹仁主力出战,我等便能够汇合关将军的主力军众。”

“一举歼之!”

话落,赵云又问众将有没有什么意见。

众将纷纷称善,作战计划便这么定下了。

赵云大军即刻奔质鋕县。

鋕县位于汝南、沛国交界处。

曹仁选择在这里筑城坚守,的确高明。

进可以威胁徐州,退亦有汝南作后援。

汝南太守李通有勇有谋,曹仁十分信任他。

将汝南之军事,尽数交给他,必叮嘱勿负魏公。

李通以项上人头作保,连连承诺。

曹仁这才敢放心,前往沛地筑城。

人报赵云率兵主动来攻。

曹仁叹道:

“齐将反应何其快耶?”

早有魏国细作报知曹仁,齐军打算采取防守的战略。

曹仁信以为真,抱着侥幸的心理,希望齐军真的不来攻。

这样等他在沛地筑好坚城之后,魏军便能在东线战场取得巨大优势。

可惜,关羽也是一位优秀的军事统帅。

敏锐的军事嗅觉,使得他当即派赵云主动来攻。

于是,曹仁问诸将道:

“谁敢去敌齐兵?”

人群中走出一员老将,呼曰:

“末将愿往!”

众视之,乃大将蔡阳也。

蔡阳先随曹仁在北方守御,曹仁被调派去南方后,蔡阳就跟着一起去了。

众将谏道:

“老将军武艺虽然高强,但毕竟年老。”

“那赵子龙年富力强,只恐将军有失。”

蔡阳大怒,叱道:

“廉颇八十,尚食斗米肉十斤。”

“吾随魏公,南征北战,所向披靡。”

“岂不足敌赵云匹夫?”

蔡阳在演义里,是关二爷古城相会的背景板。

不过真实历史上的他,其实是死在了汝南平叛的路上。

被备备所杀。

过五关斩六将、古城相会兄弟释疑虽然都是演义虚构的,是文学作品的艺术渲染。

但真实历史上,关羽直接回到刘备身边,其实更显得兄弟感情真挚。

因为大家都是成年人了,不需要解释太多。

人回来了就好,兄弟之间都懂。

而蔡阳本人,实力也不弱。

膂力过人,刀法娴熟。

是曹军中久经沙场的宿将,威望颇高。

诸将虽言蔡阳年老,但当他请战之后,并无人敢与他相争。

“……壮哉!”

曹仁大喜,即命蔡阳出战,试一试赵云的实力。

大军行至蕲县时,正遇赵云。

两军各自排开阵势。

蔡阳列阵于西,赵云布防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