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真实世界,点到为止(4 / 6)

早期的网络世界并不互通,可以理解为每个族群都有一个本族成员使用的局域网。

人族的互联网、绿木族的自然共鸣网络、击破族的神经链路……每一种网络技术各具特色,却始终无法真正互联互通。

族与族之间的交流,普遍采取线下对接。

效率低下不说,甚至因为对其他种族的不了解,时常出现文化误区,引发矛盾。

星网计划便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诞生。

让各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通,让各族的普通民众也能在网络上进行交流。

这个计划就像是一个大熔炉,会随着时代发展相互影响,逐渐塑造出各族共同的价值观。

简单理解就是,星网计划就像是一个文明同化引擎。

通过网络上的信息高效流通,文化层面的深度碰撞,最终让各族在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甚至幽默感上逐渐趋同。

事实就是,月蚀族已经做到了这一点。

现代网络上,人族发一个表情包,其他种族都能读懂表情包的含义。

腮鱼族发一个网路热梗,其他种族,包括人族玩家也能读懂梗背后的故事,甚至还能一起玩梗。

这便是星网网络除了高效交流外,让地球联盟真正团结起来的大杀器,打破了各族互相独立的信息壁垒。

但在当时,这个计划的推行并不顺利。

遭到了各族保守势力的强烈抵制。

阻力并非源于星网技术本身,主要是各族对文化交融背后的不确定性感到恐惧。

首当其冲的就是安全问题。

星网网络的最高权限在月蚀族手里,对接星网就意味着月蚀族将真正凌驾于各族之上。

随着融合加深,假设未来某天月蚀族背弃了曾经的誓言,就能随时关闭星网网络,让各族城市一秒陷入瘫痪。

其次,拥有最高权限的月蚀族,可以随时查阅其他种族的保密信息。

理论上,各族对星网将不再有任何秘密。

其次是,文化主权的丧失。

彻底互联互通后,各族高层认为,其他种族的价值观会随着网络传播影响本族新生代的思维逻辑。

一些族群担心,当自己的族群文化与其他种族文化不断碰撞、融合后,原有的文化特色就会逐渐消失,被一种普世同质化的文化所取代。

这种潜移默化的文化互相渗透,在部分族群的高层看来,甚至可能动摇统治阶级的权威。

这一点在现代已经得到了印证。

例如,夜魔族修改了近乎世袭制的首领制度,改为了议会管理制度。

大量影视、小说、游戏,等娱乐产品带来的信息洪流无法阻挡。

夜魔族的新生代甚至彻底推翻了老一代人的文化习惯,从最初不穿戴任何衣物,也开始换上各种新颖服饰。

当时各族合理怀疑,假设月蚀族想要颠覆一个族群,甚至可以通过网络算法暗中扶持叛逆声音。

例如,绿木族的某网红发表的一系列不恰当言论,是否会被月蚀族通过流量加持,精准推送给本族的所有成员,进行看不见的舆论操控。

从而进行类似“颜色革命”的内部破坏。

一系列的潜在问题,让各族根本不愿意对接星网。

包括当时的人族,也有大量反对连接星网网络的声音。

认为这么做会导致人族失去未来,不该将未来寄托在月蚀族的誓言上。

哪怕月蚀族表示,星网智脑是月蚀族永远的领路人,它的决策不会随着月蚀族的执政管理层更替变化。

但在人族高层看来,没有谁能保证一切都会按照既定的规划发展。

星网互联计划在这个阶段难以推进,各族内部发出的都是批判声音。

族内舆论上到管理层,下至普通民众都在反对。

面对各族汹涌的反对声浪,当时的月蚀族展现出了惊人的政治智慧,他们没有继续坚持游说。

而是从弱小的族群开始,通过资源扶持的方式开启技术示范区域。

首先是城市面貌的帮扶建设,然后是免费提供覆盖全城的网络通讯基站,之后又赠送一批又一批的虚拟设备。

这还没结束。

月蚀族后期还开放了部分尖端技术资料库,让同意连接星网的种族势力可以随时翻阅查看,自行研究学习。

还赠送给各族可以管理族内星网的“城市智脑”,让他们有权力处理族内的网络事件。

被扶持的弱族,在短时间内迎来了飞跃式的技术提升。

这种变化各族有目共睹,事实证明了得到月蚀族助力的族群发展飞快。

其次,月蚀族彻底开放月球上的月蚀城。

提供各族医疗服务、技术咨询,等一系列的服务项目。

这一套组合拳下,部分族群开始动摇,于是一个又一个的接入星网。

随着对接星网的种族势力越来越多,还在坚持的种族也意识到对接星网,或许是地球各族未来发展的大趋势。

选择拒绝,就意味着故步自封,逐渐成为边缘势力。

当时的人族高层对此展开激烈争论,内部分成了两个派系。

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