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2 / 2)

识字,让这些人去看《本草纲目》,辨认里面的药材,然后带领百姓去采药。陆家的男男女女排列着,齐齐向陆安作了一揖:“此次若非九郎,我等只怕已招第五勇毒手。”

陆安礼貌地微笑:“本就是一家人,何必说这些。”陆家长辈与小辈看着陆九郎,心中却是起了一个微妙想法。若下一任家主是九郎…他们却是服气的。

这想法如同那蛛网,轻薄、隐秘,难以言说。唯有陆七郎拧起了眉毛,面目忧愁。

再这么下去,原来的九郎还能换回来吗?就算他说出真相,只怕其他人也会众口一词,对外认定眼前就是真九郎吧。甚至如果原来的九郎非要把事情闹出来,他们不介意让他“病逝"。陆寓下意识想要去寻找陆山岳,询问祖父这事该怎么办,却没找到祖父的身影,随后才想起来,祖父还在自己房间里,根本没来这儿。陆山岳确实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他大致能猜到--毕竞当陆安出现在雅集上时,一切就不受控制了。

他也没办法阻拦大势,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实在不行……就只能麻烦“九郎”将"魏三娘子″娶回来了。

陆山岳叹气一声,叫人将陆安请来,也懒得和对方叙那种装模作样的祖孙情了,人一来,就直接把自己准备的东西拿给对方。陆安一看,竟是一些手抄书。

有赵蕤的《长短经》,书写的是纵横术;王弼的《周易注》,是官方注《周易》的标准本,还有其的另外两本书籍《老子注》和《论语释疑》;《孟子《庄子》这些不在十二经里的书籍也有,都是陆山岳一笔一划抄出来的。陆沂舟先前说陆山岳闲时抄书,抄的就是这些书。对此,陆安没有吭声。

陆山岳看着她,突然叹气:“我写这些,倒并非想让你承这个情,只你对外是以陆家身份行走,若露了怯,于你,于我,于陆家都不好--这些书,是家族子弟自幼便会看习的经典。”

陆安将书抱起,面上露出完美的笑容,唇角的弧度都是那么恰到好处:“祖父在说什么?什么承情不承情的,太见外了。我确实需要这些书。”雏凤于巢时,也要仰头张嘴乞食。

幼龙腾空前,亦需潜伏于泥洞中。

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若想龙腾四海,凤舞九天,就不要将助力分为三六九等。

且待来日。

离开配所时,陆安手上没有拿书,因为跟着她离开的陆家人很自觉就把那几本书抱好了。

从离开配所后,陆安便默默观察这几个人了。陆沂舟不必多说,只是沉默地抱着书跟在她身后,对于周边景色是目不斜视。

陆宇(陆十一郎)倒是气势汹汹地走着路,一双眼大胆地往周边瞧。陆寰(陆十五郎)身材纤弱,比陆沂舟高不了多少,走起路来规规矩矩,尽管知道能离开繁重的劳役,情绪上也不见有什么起伏。四人中年岁最长的是陆容(陆五郎),十分冷淡、沉静,是大家族子弟常有的端庄样子。

第一个说话的竞然是十五郎,他机敏地注意着陆安的每一个眼神,在他们路过一个羊棚,棚里的羊响亮地咩咩叫,声音又大又有活力,一听就知道主人将其养得特别肥。陆安的视线只是在上面划过,陆寰便开口:“九哥若喜欢吃羊肉,可否给寰一点时间,寰在每日做事完毕后,立刻去学。”他走得鼻子上出着汗,却没有抬手去擦一擦,生怕手沾了汗水,会把书籍弄脏。

陆安瞧了他一眼:“十五郎这话……

陆寰抱着书行在乡间,山草覆过脚踝,他看着陆安,表情十分认真:“九哥带我们出来,就是大恩,能为九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是应当的。”其余三人也是点头。

受恩就要有受恩的态度,而且不仅仅是受恩,九郎肉眼可见的要平步青云了,这时候不站队,什么时候站队?

陆安含着笑,没有接这话--毕竞,主动答应兄弟去做厨师,说出去名声不好听。她相信陆寰自己会领悟的。

她只道:“我带你们出来,也是有私心,我有一本医书名为《本草纲目》,需要你们去认真研读,记下其中药物外形,而后在附近山中辨认药材,找到一栏的,便记录下来,往后带领百姓采摘和炮制。一定要教会他们。”陆沂舟四人把脸色放正,皆是认真地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