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君是好人啊!还有大本事!听说考上了解元呢!”“解元是甚么东西哦!”
“我听我儿说,就是第一!”
“哎呀,九郎君是第一呢。”
“九郎君人聪明,心肠还好。我跟你们说,要不是九郎君派来的那些学生,我都不知道生了病要吃药才能快些下地干活,吃符水没用!”“九郎君还不收我们的钱!说是什么…义诊?我也不知道这个是啥,反正没要我钱。”
陆安确实让陆沂舟他们去乡间和村子里行义诊,为的就是驱除之前巫祝留下来的不良影响,用看病吃药来取代之前看病喝符水的情况。一一陆安在乡间的名声就是这么兴起的。
陆沂舟几人是陆家人,他们眼里,陆安也是陆家人,自然会不遗余力地为她营造名声。
大
医学兴起了,药铺才会多,药铺多了,收的药材才会多。陆安已经计划好了,到时候先从她这些佃户开始,让他们记住一些药材的图画,记住那些外形,闲时可以上山采药,卖给药铺,这样也是一笔收入。而其他百姓看到这方法有效,自然而然就会去学。虽说不是什么大钱,但好歹逢年过节能多扯一尺布做新衣服,能舍得给家里的饭菜放油放盐了。
陆安和梁章走在路上时,便粗略地说完了自己第一次见那些农人的情况。陆安的情绪已然平静,但梁章却觉心闷了:“亩产少成这样子,便是不需要交租子,也不够他们吃用。说来可笑,先生,我自觉自己已经过得很苦了,未曾想还有人家能过得那么苦。我生长于房州,那么多年,我都没想过去问问房州水田的亩产。”
陆安说:“我也是有了田地才去了解的。”梁章摇摇头:“先生谦虚了,我相信以先生的未雨绸缪,就算手中无田,也必然会去了解亩产多少,好方便日后治国。正如先生你要卖豆油,便先一步批豆子的产量、出油的多少、人力的佣钱……这些细碎东西都了解过了,才制定了最合适的豆油价格。”
说到这里,梁章笑了一下:“此乃先生立足于天下的学问,是先生的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