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学子の怨恨(2 / 2)

信,但陆安想着自己都能穿越了,有时候还是信一下吧。遂放下自己的笔,思来想去,决定出门走走,让自己心神放松一下。

陆安说到做到,她寻了一根鱼竿,去郊外钓鱼。一一近来天气已是春和景明,雪消冰融了。但不知为何,她总觉得自己出行时周边常有人看自己。她去钓鱼,好像有人在看她。

她去打猎,好像有人在看她。

她去赏花踏青,还好像有人在看她。

陆安:“?”

另一边,各家管家蹑手蹑脚观察完陆九郎,欣喜若狂地各回各家,向大夫人小娘子汇报:“那位九郎君不仅文采出众,长相也是一等一的好,瞧着也是性情淡泊,不争不抢的模样,若成了娘子夫婿,想来也是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嘞!各家如何欢喜尚且不提,只说陆安,她思来想去,发现自己只是闲了一日就有种骨头生锈,闲不下来的感觉一一倒也不意外,她上辈子就闲不下来,全国乱跑。

既然如此,还是找点事情干吧。

陆安翻出自己的计划表,开始沉思。

既然当官后要变法,那就必须名望盛大,不然谁会跟一个籍籍无名的人去变法。分不到利益,一切免谈。

她之前的名望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了,接下来不管是再写诗词还是再作文章,亦或是提出新思想,都做不到之前那样爆炸性提升名望了。换而言之,就是大薪的人民群众已经习惯她能作出惊世文章了。要换一条路……

最好还是文学性的,在这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年代,发明东西或许可以得百姓爱戴,但名声根基还得看文学。要文学性…要颠覆性……要语不惊人死不休……陆安的心跳声慢慢放大开来。

她想起来了,身为穿越者,她手头上真有一样东西,丢出去后能把整个文坛炸个天翻地覆。

自汉以来,历朝历代都有人怀疑《尚书》的真伪,但直到清朝,才有人整理出来《尚书》是伪书的一系列证据。

不过,这件事引起的后果太大了,她自己背不动,得找个人分担一下。毕竟不说《尚书》在文学界的地位,就单说一件事,这是科举要考的“经”之一。你把科举考生的教科书炸了,他们不恨死你才怪。所以,不能现在搞,要等这次科举结束后再放炸弹。下一届考生有三年的时间缓冲,应该不至于太招人恨。

其次,她不能主动将这事揭露出来,她要“被动“被迫"去做这件事。陆安:“可惜了……”

陆寰正在陆安身边整理书架,听到这话,诧异地问:“九哥可惜什么?”陆安叹气:“可惜祖父不在京师。”

陆寰肃然起敬。

九哥真孝顺啊!这段时间他随着九哥外出游学,到了汴京之后更是乐不思蜀,早就把祖父放到九霄云外去了,这可真是不好,得反省!陆安眼睛一亮:“差点忘了一件事!”

祖父不在,但她那“好岳父"可还在汴京!上好的背锅侠啊!

坑这个人,她可不会良心不安。

“十五郎,我有事出门一趟,不用跟过来。”陆安拿起书架上的《论语》还有《尚书》,一身轻松地出了门去。魏乾谅,我来给魏观音收利息来了。

我也不给你多收,起手先来个“天下学子の怨恨"吧。你觉得……女婿上门虚心求问《尚书》与《论语》的冲突之处,岳父不耐烦,对此事一口否决,教训女婿做学问不要吹毛求疵,女婿心中不服,憋着气,日日查书,终于在科举之后将《尚书》所有错漏之处列出来,把《尚书》证伪这个剧本怎么样?

“如果不是你魏乾谅咄咄逼人,陆九思就不会非要争这一口气,就不会一定要论证《尚书》是伪书,我们就不需要重新再选一科本经了!'一一别问她为什么确定魏乾谅一定会按照这个剧本走,以魏乾谅此人的直男癌晚期性格,在看到是自己女儿翻出《尚书》错漏之处时,他只会看不上眼,对其冷嘲热讽,觉得女儿没事找事,想要对女儿行使父权,抖他的威风,绝对不会对女儿大加赞扬的。

陆安脸上挂着亲切温和的微笑。

她很相信天下学子的战斗力。

反正如果是她,在高一的时候突然得知"语数英"三科其中一科要全面改动,所有知识点全部作废,她生吃了罪魁祸首的心都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