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中的开封(1 / 2)

第176章想象中的开封

陆安确实见怪不怪。

以现代那多到灯红酒绿,令人眼花缭乱的娱乐活动,现代人都会被“梦回》x"的招牌吸引,更别说古人了。

尤其是为了开好鹿鸣楼,陆寰还借了陆安的书房,钻研了许久周时典故、服饰和各种礼仪、形式,力求不遗巨细,却又不会过于死板一-比如,周礼要求宴会过程中宾客要起身出位,这个照搬就太折腾食客了。人家是来吃饭的,又不是真的穿越回了周朝。陆安就听说汴京城有人开酒楼,打着“鹿鸣楼周礼不全,我这里才是全套周礼"的旗号招揽客户,前两天倒确实吸引了不少客人,但第三天就开始门可罗雀了。一问,都是嫌弃礼仪太多太繁琐,不想去了。但不管怎么样,下属做出大成绩,还是需要奖励和安抚的。陆安略微思索了一下这段时间的观察,含笑道:“平时瞧着十五郎你循规蹈矩的,没想到此次竞然能有如此大气魄,一下子投了白金两万两进去。”五千两用来买房屋,还有一万五千两用来装修及招聘员工。一一众所周知,买房不是大头,很多时候装修花的钱,能比房子贵。陆寰自己也没有想到。

他一向喜欢求稳,而这次花了大价钱去投资鹿鸣楼,他也很怕血本无归。但担惊受怕之余,那行于险地,眺望深渊时使心跳加速的感觉,让他久久难以忘怀。更让他没想到的是,九哥竞然看出来了。

九哥一直有在关注他!

陆寰压下兴奋,低着头,沉思片刻,说:“我能有大气魄,都是多亏了九哥你教我们的调查法。我知道读书人最喜周礼,所以,以周礼作为噱头,他们定然会来。我还询问过那些时常去酒楼用餐的人,他们希望自己在酒楼能有什么感受,而大多数都是说只要能舒舒服服吃一顿饭就好。我才舍弃了大部分繁文编节,只保留些许重点,如那跪坐,就可以舍弃-一没有人会想吃一顿饭还得腿麻脚疼身体不舒服……

看似是在豪赌,实际上陆寰已经在方方面面做好了准备,如果这样还不能成功,那只能说是天意了。

陆安夸道:“我教了那么多学生,如今做法最合我心意的,还得是你。十五郎,等我去直史馆了,你来给我打下手如何?”陆寰愕然道:“我……我也能去?”

陆安点头:“你可与我做小吏,但无需入吏籍。”也就是说,功绩照样给他算,但不用沾污点一一在这个时代,许多人眼里,当过吏那就是“出身不正”。

陆寰一听这话,心中大定,当然不会和陆安客套,连声喜道:“多谢九哥!多谢九哥!我定然好好干!”

陆安又夸他:“而且,你这事给了我一个启发,回头还能向官家再记你一功。”

“官家?!”

陆寰激动得目光快黏在陆安身上了。

他就知道,跟着九哥,他肯定能得到他热爱的名利。身处他这样的大家族,哪怕陆家没有出事,每个子孙能分到的资源并不多。大家族只会把资源倾斜到有明显才华的后代身上,陆寰从来不觉得自己能厉害到成为被偏爱的那个人。所以这个时候,学会站队就很重要了。正如以前,陆家年轻一代多聚集到陆二郎身边,以他为首,就是为了他手缝中漏出的那些资源。

陆二郎考进了太学,成为了太学上舍学生,他可以把和自己走得近的人的文章拿去给太学教授看,拿去国子监,得他们一句夸赞,胜过陆家子弟自己挖空心思养望。

还有其他好处,便不一一多说了,总归,陆二郎随着陆家的倒台,人也倒了。陆家年轻子弟现在想要抱大腿的人是陆九郎。陆寰很多时候都美滋滋地想,要不是陆家人是分散开来去全国各地的配所,以陆家年轻子弟的数量,他还不一定能让九哥看见他,记住他呢。“九哥。"陆寰对着陆安一笑:“你说的启发是什么啊?”“修旅游景点。”

陆安毫不遮掩地说。

“我打算买下汴河边这座山,在山中修建一座小城。城中皆是周时房屋与器物,还有周时街市与扮演周人的百姓。到时候鹿鸣楼的分店可在小城中开一间。”

“城中什么都要有,要有旅舍,要有食舍,要有药铺,要有香水行(澡堂),要有水茶坊……要看着是一个正经的城市,万物齐全。”“山外这百里地也要买下来,好种一路桃花。”这几日,陆安行遍汴京城周边山脉,终于找到一处山谷符合那“初级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的描述。此刻,她便站在高山之上,目不转睛地望着山谷,开始做起了蓝图规划。哪怕柴稷是皇帝,被陆安邀请过来后听到这些话,此刻也傻眼了。这可不是只买一块地,是要买一整座山。

这可不是要起一座楼,是要起一座城。

金银此刻好像在排着队从山巅往下跳,扑通扑通在柴稷耳边摔响。但爱卿坐在他身边,嗓音清冷干净若雪水漂流于清泉上,爱卿十分耐心地向他解释,什么叫景区,什么叫用旅游拉起经济,什么叫钱财不能藏于民间,要让它流动起来,什么叫赚的是富人豪绅的钱,还可以让百姓有工作……他听得半懂不懂,但没关系,他知道爱卿懂,便干脆道:“行。回头我就把这块地,这座山买下来送给你,再建一座城……”爱卿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