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前后,白天最短,娘三个忙活着做饭吃饭,外面的天就黑透了。
刚吃完了饭,还没等收拾下去碗筷呢,冯立民、孟德林几个就一起来了。
他们自然是过来找沈国栋,商议进山打猎的事情。
今天在收购站,亲眼看着那些人卖各种皮张,加上三个熊胆卖了一千两百多块钱,这几个小伙子都被刺激的红眼了。
回来的路上,几个人就商议了,抓紧时间进山打猎去,别管大的小的,只要能卖就行。
艾虎皮一张三块六、灰狗子皮两块八、獾子皮八块。
别的弄不着,这些玩意儿还弄不着么?积少成多,也能卖不少钱呢。
“国栋,咱明天一起上山吧,你说去哪儿咱就去哪儿。
多带些套子啥的,遇见啥咱就打啥。”孟德林抢着开口说道。
“对,对,你说都需要准备啥,我们回去预备。”冯立民跟着附和。
这些人之中,冯立民感触是最深的。
他今年冬天结婚,连彩礼加订婚结婚这些东西,得花不少钱,忙活完他的婚事,家里不说是扒层皮也差不多了。
可自打冯立民跟这儿沈国栋一起打猎,这才多久啊,结婚的花销已经差不多挣出来了。
大冬天的别人都闲着没啥事儿,他们可以跟沈国栋上山打猎挣钱,贴补家用,多好啊。
“嗯,咱这趟进山的话,可不一定几天回来,你们都得有心里准备,多带点儿吃的。
另外,穿的厚一些,皮褥子之类的东西都带上,这时候天气冷。”
谁不想多挣钱啊?沈国栋也一样。
既然小伙伴们都这么积极,那就进山呗。
这些日子让狼群闹腾的,耽误了不少天,也确实该上山了。
就这样,几个人商议着谁带什么东西。
沈国栋还特地嘱咐张国福,明天进山的时候,一定要带着那棵老洋炮,还有铅弹和火药什么的,那玩意儿打野鸡、沙半鸡、飞龙啥的好用。
张国福虽然不太理解,可沈国栋吩咐的事,他绝对照办。
事情商议妥当,天色也不早了,于是冯立民他们各自回家去休息,沈国栋也收拾收拾睡觉。十二月二十七号早晨,沈国栋还没醒呢,就闻着一股特别香的味道。
他揉了揉眼睛坐起来,看着外屋厨房忙活的母女俩。
“娘,你跟秀云弄什么呢?咋这么香?”
“哦,我俩给你炒点油炒面儿,再蒸锅饼子、炒点儿咸菜。
你们今天不是要上山么?好吃的咱家没有,太费事的估计你们也不会做。
蒸一锅饼子带着,吃的时候搁火上烤一烤就行。
你带个茶缸子啥的,实在做饭来不及,就冲点儿油炒面儿,那玩意儿快当。”
王金花昨晚上都听见了,这回出去可能得好几天,那肯定得多带吃的。
王金花昨晚上没睡好,琢磨了半宿,才想出来给儿子带点儿啥上山。
家里没有白面,就用细苞米面儿炒,炒的时候放了不少油。
沈秀云还给扒了好些核桃仁、松子仁儿啥的,炒香碾碎了,临出锅之前拌进去。
所以,沈国栋才会闻着那么香。
“哎呀,不用这么麻烦,有点儿饼子、咸菜,再来点儿苞米面儿、土豆子啥的就行。
其实山上比家里容易,逮着啥就做啥吃。”沈国栋听母亲这么说,觉得有点儿过意不去。
他上山又是饼子又是油炒面儿,估计母亲和妹妹在家,就只能吃糠咽菜了。
家里粮食就那点儿,每顿饭都得仔细算计着,要不然来年开春就得没东西吃了。
娘两个并没有听沈国栋的,依旧在厨房忙活着。
沈国栋一看,他也不好再躺着了,于是赶紧穿衣服起来,先去挑了几趟水,然后收拾上山的东西。枪、子弹、刀、斧子、锯、绳子、铁丝套,这些都是进山必须带的。
另外,熊皮、狼皮褥子、破皮袄、乌拉草,这些防寒保暖的东西,也都不能缺。
再加上零七八碎的东西,划拉划拉就不少。
等着吃完了早饭,王金花把饼子用干净的白布包起来,装进背兜子里。
这年月没有塑料袋,油炒面儿也只能装进布口袋里,外头用纸包上,然后再塞进背兜。
除了这些,王金花还给炒了咸菜丝、肉酱、煎的咸鱼,都用罐头瓶子装着,也放进了背兜里。这边正忙着收拾东西呢,赵双喜忽然推门进来了。“呦,国栋,你这是要干啥去?”
赵双喜穿着大棉袄,背后背着个行李卷儿,手里还拎着不少东西,进门就问道。
“你来的正好,我们还打算一会儿去东江沿找你呢。
咱闲了这些天,也该干点儿正经事儿了,我们打算进山打猎去,你呢?一起去不?”
沈国栋一抬头看见赵双喜,当即就笑了。
这就叫默契。
昨晚上他们几个还商议来着,今天早点儿走,先去东江沿找赵双喜,然后再往鬼子岭那头去。没想到,赵双喜比他们还积极,这才几点啊,他先来太平沟了。
“哎,你咋来的这么早啊?”
赵双喜伸手将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