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国栋把爬犁还给了张东顺,然后几个人拖着自己的爬犁和东西离开。
从那个院子出来,已经是两点来钟了。
沈国栋他们早晨挺早就吃了饭进山,到这会儿肚子都有点儿饿。
可他们还拖着好几个爬犁,爬犁上装了不少粮食,自然没法进饭馆里吃饭。
几个人一合计,索性就去饭馆里买了几个馒头带着,路上啃一口垫吧垫吧。
这趟进城,没打算买什么东西,因此众人也没在城里耽搁,买完了馒头就立刻出城往回走。相比与来时,回程就要慢了不少,几个人拖着爬犁顺着冰面慢慢往上游走。
刚走出没多远,就听见身后马蹄声响,沈国栋几个赶紧往旁边躲了躲,让出路来。
“哎?这不是国栋么?你们这是逛县城刚往回走啊?”
两挂马爬犁从后面追上来,其中一个赶爬犁的扭头看了沈国栋他们一眼。
随即拽住了缰绳,慢慢停下来,跟沈国栋说话。
“呦,是丁队长啊,可真巧。
我们几个进城逛了一圈,采买点儿过年的东西。你们这是干啥去了?”
沈国栋闻声看过去,认出了那人,正是汤河大队第二生产队的队长丁元亮,于是笑着跟对方攀谈。“哦,我这是来县医院接人的。
之前咱队里不是好些住院的么?有一部分前阵子出院了,这几个是当时伤势比较重的。
如今恢复的差不多了,接回去慢慢养着就行。
这眼看着快过小年了,家里头都忙,也不能一直在县医院住着啊。”丁元亮解释了下。
“哎呀,这都能出院了?太好了。”
沈国栋一听,往爬犁上扫了一眼,果然不一样,有的人身上盖着被子呢。
“国栋啊,你当时伤的也不轻,现在咋样了?”
丁元亮把缰绳交给旁边的人,他走到沈国栋跟前儿,上下打量了沈国栋几眼,满脸关切的问道。“我还行,都好的差不多了,多谢丁队长惦记。”沈国栋抬了抬左胳膊,活动自如。
丁元亮看了点点头,“那就好,那就好。
那啥,你们不是要回太平沟么?赶紧把爬犁拴在我们的爬犁后头,正好拉着你们一起,比你们走着回去快多了。”
丁元亮十分热情的上前来,拽着爬犁绳子,就往马爬犁那头拖。
沈国栋一看,也不好再推辞了,于是谢过了丁元亮。
几个人拖着爬犁过去,一个挨一个拴在了马爬犁的后面。
等着爬犁全栓好了,沈国栋他们坐稳,丁元亮这才挥舞着鞭子,赶着马爬犁快步往回走。
四条腿的咋地也比两条腿走的快,不到一个钟头,就到了汤河大队。
“国栋、双喜,你们中午没吃饭吧?
走,跟我回家去,让你嫂子做几个菜,咱兄弟几个喝两杯。”
丁元亮停下马爬犁,扭头对沈国栋他们说道。
“丁队长,今天就算了吧,我们出来时间也不短了,家里惦记着呢。
谢谢丁队长啊,改天,改天我们一定来,到时候咱好好喝点儿。”
人家就是客气客气,沈国栋他们自然不好当真,于是婉言拒绝了丁元亮的好意,然后他们下来,把绳子解开。
“丁队长,得空了去太平沟玩啊。”
冯立民几个也都跟丁元亮打了招呼,然后几个人拖着爬犁离开,丁元亮这边,也赶着爬犁进了屯子。从汤河再往回走就没多远了,沈国栋他们拖着爬犁又走了半个来钟头,回到了太平沟。
因为账目还没算,钱和票都在沈国栋那里,所以大家伙儿都去了沈家。
进了沈家院子,众人将爬犁上的几个面口袋扛了下来,那里头装着沈国栋换的粮食。
沈家就两间房子,地方太小,大部分粮食都放在仓房的几个大缸和木桶里。
沈国栋几个直接扛着米粮口袋去了仓房,把粮食放进一口缸里,上头重新盖好了,这才进屋。此时王金花和沈秀云,正忙活着做饭呢。
锅里的山狸子肉已经好的差不离了,正要捞出来拆肉。
狍子的下货,也都洗好了放在那儿。
“呦,回来挺快啊,那啥,快点儿进屋暖和暖和。
我这就贴饼子,炒菜,咱一会儿吃饭。”王金花见孩子们平安回来,悬着的心也就放下了。刚才她还担心呢,怕沈国栋他们回来的太晚,路上万一再遇上啥野兽咋办?
沈国栋几个进了东屋,把账目重新算了一遍,各家分了钱和票。
今天一共卖了四百三十八块钱,沈国栋买的粮食多,又买了缝纫机票,他的那份儿钱,也就没剩多少了。
赵双喜要了些布票,算完账之后,连钱带票,一起塞给了沈秀云,让沈秀云替他放着。
沈秀云没办法,只能暂时替赵双喜先保管着,等什么时候赵双喜回家,再给他。
算完了账目,各自分了钱和票,冯立民几个就要回家去。
“都别走了,晚上在这儿吃吧,等会儿我动手,再做一回盐焗狍子心肝。
正好还有猴蜊肉,就省得挨家给你们送了。”沈国栋不让冯立民他们走,非要留他们吃饭不可。要说别的,冯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