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子里容不得奸邪嚣张。
于是,他断然决定,壮士暮年,行侠仗义,帮助姜山清正风气。
奸邪自作孽不可活。在反腐的凌厉形势下,他们张狂不了几天的,此时只需助推一把,加一把火。
仇同尽管答应了姜山,他还是不想得罪更多人,特别是身边的人。
姜山明确指出,不需要仇同做得罪人之事,只需要帮助姜山证明一些事情即可,保管一些证据。
那些礼金礼品及监控录相,姜山全部交给仇同保管。自己只留下备份,以防万一。
这种形势下,姜山心底坦然,从容应对,反倒清净。
他的周密布局,在精心运作下,一切进行得顺顺利利。
一切正常工作,都按照既定的计划进行。当然考核是越来越来严格了,这是姜山的指挥棒。
所有的人都在全力以赴地工作,表现和展示着自己的能力水平及业绩。
当然,也有不少人内心偷偷地暗笑,他们巧取豪夺,想方设法攫取到的礼金,已经通过各种途径送到新局长手里。
下步,就等着如愿以偿,拥有更大的前程与权力。
姜山表面上装作大大拉拉,暗地里却是软磨硬缠仇同,按图索骥,把送来大额贿赂的家伙调查清楚。
在姜山看来,那些轻易送出大额礼金的家伙,肯定手脚不干净,否则谁会舍得把赖以养家的工资积蓄拿出来,作为礼金送出来呢?
除非有着立马可见的收益在眼前,否则这份“风险投资”风险还是很高的。
真是“欲预取之,必先与之。”
掌控权力的职位,成了市场上可买卖的商品,明码标价。
姜山原先只是耳闻,现在活生生地在自己手里上演着,还是让他吃惊不小。
姜山不时被大大方方,明火执仗前来送礼的,惊得目瞪口呆。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居然成为他们冠冕堂皇的说辞,完全不懂得“世界上有死了的人,没有死了事”。
原来,他没有探查过送礼方面,不知其中学问深奥。
他一门心思地勤奋工作,最终时气幸运,混到今天这般天地,也算是天道酬勤。
然而,此时面对这些挖空心思钻营的家伙,姜山才真正领教了他们手段的高明与无所不用其极。
仇同总归是“老姜”,手段狠辣,把几位礼金数额巨大的家伙老底挖出来,连同背景也搞得一清二楚。
原来有所预料,也有所估计,但是姜山内心还是一惊一炸的。
地方的势力全部互相牵连着,盘根错节。
从区区一个公安局不到一千名民警送礼的各方关系来看,青城市的各方势力更加清晰地裸露出姜山面前。
这局棋不管不顾,也是不可能的。
因为大部分干部任命权限在市委,自己只不过有着建议权。
他听于大林说过,有任局长就曾经因为建议不当,不合“市委”心思,被市委直接任命,丧失了用人权,落个人浮于事,混了数年,灰溜溜地走了。
管事的肥差,全由“市委”任命,各行其是。
干活的闲差,全是局长建议的,尸位素餐。
“市委”,说了算的“市委”,自然就是一把手。
那位强势的市委一把手,后来提拔了,也没有忘记利用自己的职权,关照了那位忤逆者,让他最终当了闲差。
姜山的上任局长,吸取“前车之鉴”的教训,另走极端,妥协投靠地方势力,沾了不少屎气,最终也被淘汰出局。
仇同把秘密调查出来的情况,连同材料,向姜山汇报时,他两只眼睛紧紧盯着姜山脸色,如同把一只刺猬捧给对方。
这是“试金石”,事关两人政治生命安全。
仇同调查最细密、证据最多的,就是常务副局长朱海洋。
朱海洋当年在仇同的内心深处烙下深深的印痕,那份痛苦至今难消。
假以时日,他当然最想把当年的对手置之死地。
既出自己憋屈多年的怨气,也让以歪门邪道抢夺他人果实的下场悲惨,惊醒更多的奸邪之徒,少动歪心思。
仇同把调查来的每个人关系背景全部透露给姜山。
他怕姜山吃不了这顿大餐,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多次善意地提醒,并语重心长地重复那句台词“公安局长这个位子不好坐啊!”
姜山自然领会其中的含义,有些问题不能急在一时,只有分清轻重缓急,有计划有步骤地来操作。
搏弈,说穿了就是玩弄各自的手段。
历史上成功的政治斗争,无不是争取大多数,孤立打击极少数,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
青城这潭水太深,表面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