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水底激流暗涌。
彼此心照不宣,只管动作,无需言说,这是政客们搏弈多年养成的习惯,更是官场生态和潜规则。
成王败寇,就看谁最终战胜谁。
胜者得利,败者失算。
败者只能重整旗鼓,谁也不能撕破脸皮,否则群起而攻之,成为孤家寡人。
仇同长年累月与奸邪打交道,斗智斗勇,收获最大的就是这一点。
警察行业里,大都城府太深,工于心计。
大智若愚,不喜形于色。
用在警察这个行业里有点夸张,但是直来直去,慈眉善目,在这个行业里肯定是吃不开的角色。
主角们登场了,姜山就需要动真碰硬。
因为是第一轮搏弈,姜山做了适度的妥协,把“一把手”安排的关系里问题不大的全部照顾到位。
先取得“一把手”的信任支持再说,以期顺利通过自己想补缺重用的干部任命。
其他的暂时不动,需要调整着用的,他会进行敲山震虎,让其警醒,为我所用。
至于存在问题大的,选择时机,抓住小辫,然后拿掉。
先不补缺,寻找自己能够任命的人先以副职的身份主持着工作,到时扶正就是。
全盘棋局要活起来,有常务副局长朱海洋这枚棋子横亘其中,不那么容易。
朱海洋在青城经营多年,根深蒂固,盘根错节,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影响不小。
如果触动此人,打蛇不成,反倒会被蛇咬,而且全局会受到震动,造成很大不良影响。
关键时候,姜山想到把朱海洋这个“烫手的土豆”捧给厅长。
他借开会的时机,返回厅里,把自己的调研成果及下步工作布局如实汇报给厅长。
厅长听完汇报,没有表态,冷得面皮上结了冰一样。
他非常慎重地思考着,不断地抽烟,直到偌大的会客室里全是烟雾缭绕。
陪伴着厅长,枯坐在会客室里,个中滋味,只有姜山知道,委曲求全是第一步棋中必有之意。
姜山被烟雾呛得忍不住咳嗽起来,厅长停止思考,盯着他,猜透了他的真实想法。
厅长经过权衡,答应了姜山,调派刑侦局政委朱清范,去青城任政委,帮助姜山开好局。
如此,全盘棋第一步就行得风平浪静,波澜不惊。
厅长当即电话叫过厅政治部主任,进行了安排。
公安厅需要召开厅党委会研究通过,然后再向省委组织部门备案。
以干部交流的名义,把青城市公安局的常务副局长与省厅刑侦局政委对调交流。
对于朱海洋来说,是名升暗降,给姜山扫清身边最大的障碍,意义非同寻常。
两位都是朱政委,对于中层以下干部而言,无所谓,谁当政委都一样。
至于局里其他的几位副局长和党委委员,姜山早就通过经常的沟通交流,团结在自己身边了。
大部分的领导干部还是政治立场坚定的,他们政治头脑清醒,保持与党一致,首要的是要保持与党委书记步调一致。
这是最朴素,也最实用的中国政治智慧。
向市委书记的汇报,就需要讲究些策略。
厅长先跟市委书记沟通过,表示了友好,顺便把干部交流的事情轻描淡写地提了提,第二天省委组织部就办理手续了。
以厅局级领导们的政治智慧,彼此心知肚明,见微知著。
然后,姜山向市委书记汇报之前,例行公事地依次向政法委书记及市委分管副书记进行了条线汇报。
重要职位的人选,他们一一过问,因为大部分是主要领导线上的人,谁也没有多说。
姜山向市委“一把手”汇报时,只汇报了调整的思路,把“一把手”书记关注的人职位,留了一张明白纸。
“一把手”马敢骑非常爽快地点头同意了调整方案,让姜山通过组织部门向市委常委会提报研究。
期间,马敢骑还亲自打电话给常委组织部长,大体意思是市委要重视支持公安局新局长姜山的工作。
于是,姜山出了马书记的办公室,就直奔组织部长的办公室,认真地汇报了相关方案。
当然,他也非常认真,非常郑重地听取并采纳了常委组织部长的意见建议。
一切都按照精心策划和方案,“第一步棋”人事调整波澜不惊地顺利通过了。
因为大面上照顾了,或者暂时搁置,只有极个别人写信举报姜山,声称他借调整干部之机,大肆卖官鬻爵,收受贿赂。
市纪委派出工作组,进行了认真的调查,也是无风无浪的过去了。
省厅刑侦局政委朱清范因为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