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的假想祖先应该是具有同律体节的蠕虫状动物,每个体节都有一对附肢。在进化成昆虫的过程中,身体前部的几个体节集中并愈合形成头部,这些体节上的附肢则演变成了触角和口器;紧接在头部后面的三个体节仍然保持各自独立,每一个体节发育了一对强有力的运动器官——足,后来还发育了两对翅膀,形成了昆虫胸部的运动中心;胸部后面的体节变化很小,但附肢一般都退化掉了,仅有腹末体节的附肢演变成了尾须和产卵器官。
原始的昆虫是由什么动物进化而来呢?
节肢动物是最早登陆的动物物种,很可能早在奥陶纪就已经开始尝试在陆地上生存。可能是这些早期陆生节肢动物在陆地上演化并产生昆虫。昆虫的假想祖先应该是具有同律体节的蠕虫状动物,每个体节都有一对附肢。在进化成昆虫的过程中,身体前部的几个体节集中并愈合形成头部,这些体节上的附肢则演变成了触角和口器;紧接在头部后面的三个体节仍然保持各自独立,每一个体节发育了一对强有力的运动器官——足,后来还发育了两对翅膀,形成了昆虫胸部的运动中心;胸部后面的体节变化很小,但附肢一般都退化掉了,仅有腹末体节的附肢演变成了尾须和产卵器官。
最早具有翅的昆虫是什么?
目前最早的昆虫来自早泥盆系布拉格阶(Pragian)莱尼燧石中。莱尼虫所体现出来的有翅昆虫所具有的高级特征使人相信,它们绝对不是最早的昆虫,同时也表明,翅的起源时间应该更早,甚至会在距今约四亿多年的志留纪。
志留纪和泥盆纪
在最早的昆虫出现后相当长的时期,没有更大的动物同它们竞争,昆虫慢慢地演化并扩展开来,几千万年后才会有慢腾腾的两栖动物来到陆地上,而且这些缓慢的两栖动物还不能远离水边,扩散的范围非常小,所以对于昆虫来说,除了昆虫自己和其他一些节肢动物,并没有强有力的天敌。在这个时期,植物的高度在发展,孢子植物的孢子由小演化到大,伴随植物,具颚昆虫的口器也在发展,用于咀嚼植物和孢子。
Rhyniognathapraecursor标本只是一个前颚关节,在上颚内侧形成了一个双凸的凹槽,这表明这枚微小的碎片来自于一只真正的有翅昆虫。从莱尼虫上颚的一般结构和其他口器碎片推测:它显然是一种咀嚼式昆虫,其食物可能是当时陆地上植物的孢粉和枝叶,或者是某种小动物。基部具有两个关节,可以有效地嚼食食物。这样的大颚只有在有翅的昆虫中找得到,因此虽然Rhyniognatha的化石中并没有发现到翅膀,还是被属为有翅昆虫。
Monura单尾目Carb.~Perm.是灭绝掉的昆虫,延续至今的石蛃目和缨尾目。Monura比石蛃目和缨尾目昆虫更加原始。类似石蛃和衣鱼,它们并没有进化出翅。
都有外骨骼,为什么昆虫没有像三叶虫一样有大量的化石留下来?
?3.6亿年前泥盆纪以大规模的生物灭绝结束,不过有关陆地上节肢动物和昆虫的化石报道却不多。原因在于外骨骼不同:
?三叶虫——厚的石灰质
?昆虫——薄的几丁质以及坚硬的蛋白质构成。
?昆虫的这种薄而防水的外壳在活着的时候比三叶虫的外骨骼优越,但死后在氧化环境下难以保存。
?树脂化石(琥珀)连昆虫身体最细微的东西都能被完整保存。志留纪、泥盆纪的植物还没有进化出流树脂的能力,通过琥珀保存昆虫更无从谈起。
石炭纪
大部分陆地都在热带。除了大蜻蜓外,还有超大的蜉蝣昆虫,巨型的非昆虫节肢动物,如蝎子、千足虫、巨蜘蛛等等。但从二叠纪的中期到晚期,这些巨型物种消亡了,其后代都小型化以适应新的环境。
在早石炭世Mississippian期,昆虫仍是数量稀少的陆地动物。这些最早的昆虫可能食土壤中的有机质碎屑,有些物种可能以取食植物为生。这几乎可以肯定取食行为出现。有飞行能力的昆虫在早石炭世Mississippian——谢尔普霍夫期(Serpukhovian)晚期突然发展出来。昆虫翅的进化辐射带有戏剧性,就像多细胞动物在寒武纪起源只用了约五百万年。
Meganueramonyi
原蜻蜓目(Protodonata)wingspan60-75cmCarboniferousofEurope.
?石炭纪中期,能飞翔的昆虫就如同寒武纪大爆发一样大量出现,昆虫纲也在不断分化出各种目,以下5目昆虫的化石开始出现:1.双尾目;2.缨翅目;3.蜉蝣目;4.直翅目;5.蜚蠊目
?早期翅膀不能折叠,在石炭纪中期开始有昆虫演化了折叠能力,使得它们可以利用的小生境范围大为扩展。这意味着它们能躲避捕食者。
石炭纪末期,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