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辞修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如果薛伯陵可以歼灭第106师团,那么身为第9战区司令长官,陈辞修的脸上也会有光!
同时为了稳妥起见,避免薛伯陵出现兰封那样的败局,陈辞修还第一时间将这个消息传回了武汉军委会。一心急着要在“******”拿出成绩“服众”最高当局立即成为了薛伯陵的积极支持者。
10月2日,薛伯陵便开始了对孤军深入的淞浦师团特殊的“关照”。他急电南浔、德星方面的部队从东面包围万家岭日军,切断其可能回缩的退路。同时,再电瑞武线的新13师、新15师、第91、142、60及预6师,包围万家岭西半面。
12个师10余万中国大军飞调万家岭,把淞浦师团1万多人团团包围在10平方公里的山岭中。
淞浦师团偷袭不成,反而陷入四面楚歌的绝境。
虽然在南浔线一直没有创造出像黄浩然围困第6师团那样的大手笔,但薛伯陵的战绩却并不难看,
金官桥、星子、瑞昌一线,薛伯陵用反“八”字阵阻住了日军,歼敌数千;东、西孤岭再战,又重创101师团,歼敌数千。
可以说薛伯陵是在黄浩然之后,最高当局最满意的前敌指挥官。不过他的脾气,比起黄浩然可就差的太远了!
例如在最高当局的心中,就是这么认为的!
薛伯陵不是个得点儿便宜就往回缩的人。他喜欢战场上不绝于耳的枪炮声,喜欢搞大战役。终于在万家岭,薛伯陵把淞浦师团逼上了绝境。他得到了“雪耻”的机会!
但很快,薛伯陵就体会到了“穷寇莫逼”的真正含义,老祖宗留下的文字果然是有道理的!
从10月2日起,到达万家岭地区的中国10万大军四面出击,开始向困在核心的淞浦师团各部展开攻击。其中:
第74军主力向大小金山、万家岭及东北方向攻击;
第74军冯圣法之58师向狮马崖、墩上郭、王家山之敌攻击;
第142师附新15师1个团向石堡山之敌攻击;
预6师附91师1个旅进攻斗姆岭、马鞍山、凤凰山以东地区,在友军配合下,向石堡山北端王家岭之敌攻击;
第91师协助预6师之攻击,断敌北溃通路;
新13师以1个团绕袭石堡山西北之敌侧后;
各路大军在兵力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斗志旺盛。各攻击部队都颇有收获,步步向前推进。包围圈在一步步缩小。
但在这同时,薛伯陵也尝到被逼上绝路的淞浦师团的厉害。这其中,尤以薛伯陵当初抗命留下的俞济时74军冯圣法的58师损失最大。
10月初,当淞浦发现被围后,最初两天还算镇定。冈村司令官曾向他保证过,第101师团将突破德安防线,在侧后支持106师团。但淞浦支撑了两天后,发觉伊东的101师团被中国军阻在阵地前,一步未进。这才慌了手脚,决定突围。
淞浦的突破口正好选在了冯圣法58师坚守的张古山阵地。这可把冯圣法推进了油锅。
白天,冈村派来助淞浦解围的战机一批接一批怪叫着飞临阵地上空,炸弹、燃烧弹有如雨点一般地往下落,横飞的弹片、熊熊燃烧的大火吞没了张台山下守军的阵地,吞没了奋战中的58师官兵。整个阵地不到一天,就只剩下满目的焦土和光秃秃的山坡地,工事早已无影无踪。
师长冯圣法少将这下犯了难。没了山林、没了工事,这光秃秃的山坡可怎么个守法?淞浦4个联队中有1个半都是冲着他来的,再加上凶猛的炮火和从天而降的炸弹,阵地上连只蚂蚁都难活。让他增兵,那不是让他送死吗?他第一次向军长俞济时求情,想让部队撤到第二线阵地上去。
“不行!冯师长,一步也不能回撤。你这一退,要是放走了淞浦,委员长饶不了你,也饶不了我。把部队集中在阵地后面,一批一批地上。总之,阵地绝不能丢。”
冯圣法没办法,只能采取添油战术,成营成团地往阵地上调。没两天,他的一个师就基本上报销了。
可淞浦的第113联队残兵还在往上冲,守军能战斗的兵力加起来不过500人,情势危殆。
倒塌的师部旁,冯圣法师长抱着电话机痛哭流涕,连呼俞济时求援。军长俞济时这一刻几乎也成了光杆司令,根本无兵可调。可想到薛伯陵严酷的命令,想到武汉******对战局的关注,他咬咬牙叫来了警卫营长。
“你手里还有多少兵?”
“两个连。”
“给这里留下一个班,其余的你都带上,到58师去增援冯师长。到库房多拿些机枪,告诉冯师长,丢了阵地别来见我。”
“可军部……”警卫营长刚想申辩,俞济时不耐烦地挥手说:“赶紧去,这儿你别管。”
张占山阵地上,几十名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