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节过了……(2 / 4)

黑土地之恋 南湖悠人 6610 字 2016-10-17

的秀才,路过周庄,因又累又渴,便在周庄村北的周家庙歇一歇脚、喝口水,与同时在此闲玩的老农拉起了家常。期间,就提到了周庄出现的两件怪事。南方人很感兴趣,听后便想看个究竟。

经过他们的查看(据说只有他们才认得出金牛,一般人根本认不出来),果然,在周百万家的牛群里发现了一头金牛,正是这头金牛,白天混在牛群里在金牛沟吃草,晚上不进周百万家的家门(周百万没有福啊)。

可用什么方法能捉住金牛呢?

三位秀才动起了脑筋,后来他们其中的一位记起了一位高人的说法,说只有用长满一百天、长够一百斤的苕瓜才能降得住金牛(但这个秘密是谁也不能说的),三个人想到了人们传说的赵家瓜园的那棵苕瓜王。

于是,他们三个就装作好奇,让人领着来到赵家瓜园,一看,确实有一棵苕瓜长得特别,这棵苕瓜秧长得又大又旺,但就只结了一个瓜胎。秀才们一看,大喜,这不正是他们要找的苕瓜王吗。可苕瓜还没长成,进京赶考的日期又不能耽误,三位秀才就偷偷的商议,如果三人进京赶考中了状元,就不用来打金牛了,如果中不了状元就即刻回来打金牛。等那时苕瓜王也长成了。商定之后,三个人就千叮咛万嘱咐,告诉赵老汉,这棵苕瓜上结的瓜,他们要定了,要好好的管理施肥,等长成后,要多少钱就给多少钱,但必须得等他们进京赶考回来之后,才能摘下来。

张老汉就答应了秀才的要求,三位秀才就起程进京赶考去了。

再说苕瓜园的赵老汉,听了秀才的嘱咐后,半信半疑地管理着他的瓜园。转眼两个月过去了,苕瓜园里出现了奇迹,秀才们指定的那棵苕瓜王长得又长又粗,足有百十斤重,赵老汉也啧啧称奇,连夸江西秀才有眼力。但不知他们用这瓜作何用处。赵老汉就更用心的管理。夏去秋至,赵老汉瓜田里的苕瓜眼看就要扯秧了,只剩下秀才留下的瓜王还在地里长着。赵老汉就想,如果秀才不来怎么办,也不能总让这个大苕瓜长地里呀,再说,万一被人毁了就完了。于是,赵老汉就找了几个人,擅自把瓜王摘了下来,放进了瓜棚。

可只隔了一天,进京赶考的秀才就如期赶来摘瓜了。一看,赵老汉已把瓜摘了,后悔莫及。原来,秀才要得这个苕瓜要长到100天完全成熟之后,才能降得住金牛,但赵老汉摘瓜时只有九十九天,只差一天。无耐,山西秀才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给足了赵老汉钱,三个人就抱着苕瓜去金牛沟找金牛。

来到金牛沟(现东元村东),周家牧童正赶着牛群在那儿放牧,三个人说明来意后,就抱着苕瓜进了牛群找那头金牛。一看,金牛还在,三个人就抱着苕瓜从金牛后面猛一下子打了过去。只见金光一闪,到底是苕瓜不到天数,金牛打的受了惊,头一扬,四蹄腾空,向南飞奔而去。

见状,山西秀才就抬起苕瓜王紧追不舍。

追到尹庄店(现牛角店),金牛在此停留了一下。等三人追上,又是一苕瓜,正打在金牛一只角上,当时牛角就落了下来,金牛再次受惊,向南狂奔而去。

金牛先后在现在的史圈、董圈、朱圈转了三圈,又跑到了胡西肚拉了一团稀屎后,从胡西肚淌过黄河,经过平阴的李博士村窜进了河东的深山,没有了踪迹。

后来听说,这头金牛沿着现在的聊滑路,经过长清、段店等地,一直跑到了现在的济南市,倚在了一座小山上一通乱拱,一下拱出了许多地洞,当时就水花四溅(形成了现在的趵突泉群),累了之后就趴在了一旁,停了下来,后人就在此建起了金牛公园,据说,就是现在的金牛公园。

从此,在牛角店留下了“苕瓜打金牛”的美丽传说。

后来,人们就把出苕瓜王的周庄村叫苕瓜赵村,到现在赵庄村还是赵周不分。把金牛吃草的那条沟子叫金牛沟,路过的桥叫金牛桥,把金牛转了三圈的地方分别叫东圈、史圈、朱圈,把金牛肚拉稀的地方叫胡西肚,把金牛被打落金牛角的尹庄店叫牛角店。

从此,牛角店商贾云集,市井繁荣。

到宋朝时期,牛店大集达到了鼎盛,至今流传着“不知平阴县,都知牛角店”的美誉。

“苕瓜打金牛”成为当地人人传颂的美丽传说。

1990年牛角店镇政府根据此典故,筹巨资制作了一座铜牛,名曰金牛,作为牛角店镇的镇标,现座落在牛角店镇驻地中心地带。

(聊城日报姜德军)

二、博平王菜瓜村菜瓜打金牛的传说

出聊城沿聊夏公路往北,不消四十华里,就是一个高坡,这就是地处茌平县肖庄乡境内的“旧城顶”。“旧城顶”是古博陵遗址。旧城东边的村叫王菜瓜,南边的村叫落角园,西南边有个村叫张牛蹄。这三个村名,都来自“菜瓜打金牛”的传说。

王菜瓜村自古就以种菜瓜闻名,到明朝初年的王环这一代,种瓜技术更加纯熟。种的瓜长可盈丈且酥脆味美,被人称为“菜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