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将积极影响我们创作出现代化的鸿篇巨制的文学艺术作品。
周述“诗京”趣论:
汉朝诗赋在文坛上,先由枚乘领跑,《七发》引出系列“七”题赋文,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两赋奠定汉赋的地位,随后大赋有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在其影响下,汉赋名气感召力增大,文客握笔,蠢蠢欲动,小赋内容更加充实,王粲的《登楼赋》当选为优秀作品。直到西晋左思《三都赋》,描写京都,不惜笔墨,铺张渲染、夸饰造势,借用PK的手法引人入胜。《三都赋》的笔力消耗等值于一篇百万字长篇小说,左思夜以继日地写作,花费10年功夫才完成,初稿诗,人们竞相抄写,竟然造成“洛阳纸贵”奇迹。《三都赋》写的是蜀、吴、魏三国归晋,其都城能有多大?全靠作者虚构炒作,用的是赋体渲染,获得成功。
唐人不在赋上与前人竞争,唐人善于作诗,因此用诗写京都和帝京,客观上为《清明上河图》的诞生做出奇特的意境。我们欣赏唐诗里的京都面貌。
杜审言《赠苏味道》诗句:“舆驾还京邑,朋游满帝畿。方期来献凯,歌舞共春辉。”卢照邻《首春贻京邑文士》诗句:“寒辞杨柳陌,春满凤凰城。”京邑,就是京城国都;凤凰城比作国都京城(长安)。
崔湜《饯唐州高使君赴任》诗句:“芳春桃李时,京都物华好。”
徐铉《寒食日作》诗句:“京都盛游观,谁访子云家。”
陈去疾《元夕京城和欧阳衮》:“兰焰芳芬彻晓开,珠光新霭映人来。歌迎甲夜催银管,影动繁星缀玉台。别有朱门春澹荡,不妨芝火翠崔嵬。此时月色同沾醉,何处游轮陌上回。”
白居易《江州雪》诗句:“日西骑马出,忽有京都意。”
京,一字多义。其中表示国都、首都无论古今都是其中之一概念。在古代,京表示国都的词有京师、京华、京国。《文选》载录京都赋有班固《两都赋》(即《西都赋》和《东都赋》);有张衡“二京赋”即《西京赋》、《东京赋》和《南都赋》;有左思《三都赋》即《蜀都赋》、《吴都赋》、《魏都赋》。其中《三都赋》以洛阳纸贵闻名。受其影响,以诗描绘京都,做到气势磅礴、长篇阔论者,举榜“诗京”。当下,骆宾王一马争先。
(未完,待续)
作者留言
因篇幅较长,描写骆宾王的趣事,分作(上)、(下)两篇完成。
蛋仔金2017-6-3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