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初唐诗林桂花情议卢照邻(上)(1 / 6)

唐诗百花艳 蛋仔金 11279 字 2017-06-19

“第17章初唐诗林桂花情议卢照邻”

(本文有改动)

桂花八月开,阴历八月正是秋天。秋季气候变化快,忽凉忽寒。秋气肃杀,千万植物走向枯萎,禽虫预感寒冷的威胁,空气干燥,人们易生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这些促使文客诗人产生“悲秋”感慨。自古以来,人们秋季养生之道主要是养阴、润燥、生津、疏通肝气。一些植物迎秋盛开花朵,除了菊花为秋季季花代表外,桂花以香气浓郁熏染人居。有桂花酒、桂花糕陪伴,远离悲秋之叹。可见桂花是秋季时令养生佳品,常服桂花可以化痰利肺。

东说:有一种小吃叫“桂花粉”,我们小时候很爱吃桂花粉,它是一种形状像桂花的面片。家庭买来当主食,配菜肴都可以。

西讲:现代有些女性取名叫桂花,寓意自己具有桂花一样的品行。而古人有“心上秋”——秋愁的感受,秋天赏桂可以置换心情。所以“秋桂”是入选的观赏植物,列入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它的魅力在哪呢?

东说:标题亮出(14)——唐朝诗林桂花

桂花是中国木犀属众多树木的习称,代表物种木犀(学名:Osmanthus fragrans (Thunb.) Lour.):又名有岩桂、木樨、月桂、金桂、九里香等,为木犀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质坚皮薄,叶长椭圆形面端尖,对生,经冬不凋。花生叶腑间,花冠合瓣四裂,形小,其园艺品种繁多,最具代表性的有金桂、银桂、丹桂、月桂等。

我们接触桂花,看到它给庭院带来绿,盆栽可香化室内。桂花品种较多,常见栽培有:金桂——花金黄色、银桂——花黄白色、丹桂——橙红色、四季桂——花乳白色。桂花经济价值很高,花可以提取香料,也可熏制花茶。桂与贵同音,加之“桂冠”、“折桂”的高雅词汇品相,让人们享有芳誉千乡的光荣之感。

清朝张云敖《品桂》:“西湖八月足清游,何处香通鼻观幽?满觉陇旁金粟遍,天风吹堕万山秋。”桂花被选作旅游胜地HZ市的市花,这个市花寓意非凡。

桂花是集绿化、美化、香化于一体的观赏与实用兼备的优良树种,桂花清可绝尘,浓能远溢。尤其是仲秋时节,丛桂怒放,在夜静月圆之际,饮桂花酒又赏桂,定会产生诗意盎然,联想翩翩。

桂花通常在国庆节前后开花,具有“金风送爽,十里飘香”特色,是吉祥如意的象征。

西讲:

桂花从哪里来?在中国古代神话和传说中,星球和睦相处,有人说它从月宫里传播到地球村来的,它用芬芳播洒自己的品格和繁衍后代,它到八月飘芳着和谐。自古“八桂”名扬中华,诗人咏桂,“折桂”,“桂冠”有着不寻常的意义。

桂,植物,百花香里有桂花。咏桂是古代诗人的不衰题材,迷人的桂文化,众多的诗词怒放,何人诗榜折桂?诗写桂花袭人,其作者挂榜“诗桂”。

东说:

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有名句“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此诗有“花袭人”引得后人纷纷闻香。

趣事先从《红楼梦》丫鬟袭人讲起。

众所周知《红楼梦》描写众多女性,故事编制有《金陵十二钗》。金陵十二钗又划分正册、副册、又副册,每册各由十二位女子组成,共三十六人。

在又副册里的女性,身份显示多为丫鬟。其中有一位叫花袭人,是贾宝玉的贴身大丫鬟,其名有来历。

袭人原名珍珠,从小因家贫被卖入贾府,原是荣国府老太太贾母之婢,贾母素喜珍珠心地纯良,恪尽职守,将她与了宝贝孙子贾宝玉,王夫人打算将她作为宝玉姨娘的后备人选,后逐渐成为贾宝玉房室丫头中的领头人。贾宝玉因她姓花,就给她起名叫“花袭人”。这样的女子,从封建观点看,当然称得上“似桂如兰”。这个桂就是桂花的桂。

顺便提到《红楼梦》里另一个“桂”,那就要挂靠《金陵十二钗》副册里的宝蟾,宝蟾的名字与夏金桂的组合,金桂不沾秋,为“夏”不开花的桂,处世无香。读者按顾名思义推测,桂蟾相合则是月亮的别称,月宫里有桂又有蟾,蟾与桂则是形影相随。这是一组内心丑恶搭档,值得读者深思的是宝蟾主人夏金桂没有进入金陵十二钗前三十六榜名。宝蟾虽是夏金桂陪房,却与主子各怀鬼胎,时而分庭抗礼,时而又狼狈为奸,最终以害人始害己终。

验证了古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时辰一到,应验必报。

文学人物贾宝玉给丫鬟起名字,是从宋朝大诗人陆游诗词里采撷“花袭人”,而陆游作《村居书喜》诗句:“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前句“花气袭人”化用了初唐卢照邻的诗句“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

周述送出一条善语:站在名人肩上说话,起点高,效应快。

东说:中国古诗“金水榜单”评卢照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