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初唐诗坛玉簪花趣说贺知章”
前章叙说琼花,引发四维议论“诗琼”,在中国古诗“金水榜单”上,张若虚获取“诗琼”名号。张若虚是何许人,成为趣事流传。但是“吴中四士”揭榜名单是张若虚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号称“吴中四士”中的贺知章,是唐朝第一福臣,又有玉簪花的故事。这玉簪花同琼花一样与玉相关,且是洁白花色。
西门幻金问道:在《唐朝咏玉簪诗册》里看不到贺知章诗写玉簪花的作品,如何冒出他“又有玉簪花的故事”呢?
东方梦春笑道:贺知章或许没有歌咏玉簪花的诗歌作品,但不能否定玉簪花没有走近他的身旁。这就要耐心听师兄的讲解呐。
周鲁生出面趣说“玉簪”。
玉簪和琼是同质,玉簪,指的是玉材质加工的簪子,可划分为发簪和冠簪。簪,古人用来插定发髻或连冠于发的一种长针,后来专指妇女插髻的首饰。古代成年人配簪是穿戴装扮的生活习惯。古时候,女性满十五岁要及笄戴发簪,结发,用笄贯之,男子二十二岁戴冠,配冠簪,各表示为成年人。
唐宋时期及以后各代,是发簪流行的盛世。发簪式样十分丰富,主要变化多集中在簪首。它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如花鸟鱼虫作簪首形状。常见的花种有梅花、莲花、菊花、桃花、牡丹花和芙蓉花等。制作质料上看,选用骨、石、陶、竹、木、玉、铜、金、象牙、牛角及玳瑁等多种材质。通常以佩玉为高洁和高雅,多选择玉簪作首饰。
西门幻金问道:何以见得贺知章与玉簪花的缘分?
东方梦春微笑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贺知章的传奇故事可热闹啦!
周鲁生告诉:
唐代诗人贺知章,是跨越初唐和盛唐的明星文客。评论贺知章是唐朝第一福臣,主要指他生涯享受福分的待遇十分美满:贺知章24岁进士及第,官场走运,没有贬官遭遇,晚年更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享受副部长级别待遇;他和历届皇帝,包括武则天在内,关系和谐,称得上君臣和睦相处,不仅高官三品厚禄,还腰包佩带皇帝赠与的金龟显耀标榜名气盛誉;他又是文坛名流,与其他文客诗友驰骋诗林,大量结交和推荐后进诗星,特别是为李白做足宣传和推荐;他过着花天酒地的富裕生活,整天接受物质和精神两种文明的滋养,活到85岁依旧长寿健康。
贺知章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人称“贺监”;又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诗狂”;常与李白、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饮酒赋诗,时谓“醉八仙”,特别是杜甫诗论《饮中八仙歌》,贺知章和李白等人更显名贵朝野,声震江湖。贺知章又与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为“仙宗十友”;贺知章又与包融、张旭、张若虚等结为“吴中四士”。风流倜傥,载誉朝野。
贺知章人生句号标在86岁,神奇的86岁,不是他大器晚成,而是德高望重。奇迹发生富有传奇性,86岁这一年几乎等于他10年内的新闻趣事,我们按序曲、插曲、诗曲去分别观赏。
贺知章年逾86岁告老还乡的序曲故事:
唐诗概括古人常态寿命,杜甫发出“人生七十古来稀”的感叹。贺知章以85岁的老人,竟然拥有45岁年龄的心脏,老夫不减当年勇,挥毫书法,作文写诗,饮酒歌赋,宴会不断,让君臣羡慕不已。
正如八卦玄机之格言: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正值万事如意之际,贺知章突然生了一场大病。贺家上下慌了神,只见这贺公,躺在床上已经不省人事了。
贺公一连昏睡了三天三夜。在冥冥梦中,他魂游三界——人间帝居;阴间鬼居;仙界神居。有怪人告诫他: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啊!贺公回应道自己过了八十五的关口啦。过了一会,有仙人点破他:享尽了人间的繁荣富贵,见好就收,该告别红尘浊世,到四明就位道士,进行职业性修炼,舍弃狂客之名------
贺公凭借他道教学识,领悟到此时须要自己做人生减法的时候来到了——从官场抽身,退出京都,告别繁华,回归山水。
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家人看到贺公从九死一生中苏醒过来,连忙为他滋补还元。于是他向皇帝呈上辞职告老报告——上表奏明皇上,请求恩准他回乡当道士。
唐明皇李隆基准许了贺知章的请求,并同意他把自己在京城的家宅捐赠出来作为道观,还特地赐名“千秋”观。又下诏在京城东门设立帐幕,京官放假一天,与贺知章欢聚一堂,让太子带领百官为他饯行。欢送盛会,千古难得,贺知章享誉第一。
更为惊动众人的是,唐明皇又亲自写诗为他送行。唐明皇作诗的序言道:
天宝三年,太子宾客贺知章,鉴止足之分,抗归老之疏,解组辞荣,志期入道。朕以其年在迟暮,用循挂冠之事,俾遂赤松之游。正月五日,将归会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