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初唐诗坛蕙草怪论寒山子(上)(1 / 3)

唐诗百花艳 蛋仔金 5637 字 2017-08-05

“第24章初唐诗坛蕙草怪论寒山子”

唐诗有句:“蛇蝎性灵生便毒,蕙兰根异死犹香。”该诗里的蕙兰指的是草本的蕙和兰两种植物。有诗为证:

“上国庭前草,移来汉水浔。朱门虽易地,玉树有余阴。艳彩凝还泛,清香绝复寻。光华童子佩,柔软美人心。惜晚含远思,赏幽空独吟。寄言知音者,一奏风中琴。”

上文是唐朝刘禹锡所作诗歌,题目是《令狐相公见示新栽蕙兰二草之什,兼命同作》。这里的蕙兰指的是蕙和兰两种草本植物。又有唐诗:

“寻常诗思巧如春,又喜幽亭蕙草新。本是馨香比君子,绕栏今更为何人。”

上文是杜牧所作诗歌,诗题目是《和令狐侍御赏蕙草》。此诗的花卉指的是蕙,没有兰。

东方梦春道:可见唐诗里的兰蕙是有区别的,尽管它们被当做同类看待。现在江湖上流行一联不很对称的诗句集锦——“幽兰香风远,蕙草留芳根”。其实李白诗句只提到“梧桐识嘉树,蕙草留芳根”。而“幽兰香风远”是李白“(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松兰相因依,萧艾徒丰茸。)”诗句的改头换面版。

古代说“兰蕙”,主要依据来自屈原的《离骚》诗句:“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兰蕙,楚辞词义是讲兰和蕙两种植物。而“蕙兰”词义有二,一是指蕙和兰两种植物,另一是指蕙草的兰花。

春兰和蕙兰的差别,一般而言,春兰的叶较蕙兰短、细腻,叶脉也没有蕙兰明显,依据宋朝黄庭坚辨别眼光作判断,春兰基本是一杆一花,蕙兰是一杆多花。其实从花期分别判断最方便了,春兰花期2-4月,蕙兰花期稍后于春兰。当早春来临,春兰兰花就露出了笑脸。兰花与迎春花呼应,几乎同时开花。蕙兰的花期也好鉴别,4月开花的多半是蕙兰了。

西门幻金告诉:如今民间统称“兰”的花卉,包含兰蕙各种花草。像卡特兰、蝴蝶兰、兜兰、文心兰、捧心兰、堇花兰------。其中君子兰就经常被选作会场布置景花,其花语:坚强、刚毅、威武不屈。会场是集聚人气的地方。在职人员工作下班后总得回家呀!现今,有人跑到花市,或进入花圃,支付人民币几百元买盆大花蕙兰回家过年过节,已经不算是奢侈消费了。大花蕙兰走进观赏花市场,很受中国居民的喜欢。

大花蕙兰是对兰属植物通过人工杂交培育出来的花朵较大的品种的统称,为兰科兰属植物。它的别名有虎头兰、蝉兰、多花兰、西姆比兰等。据说,它最早是采用中国的独占春和碧玉兰作为原生种,也就是说,它们曾经流淌过中国蕙兰的汁液。它们从中国清朝时期走出国门被英国人培育而成,又流转回到中国大陆。大花蕙兰仿佛抹不去中国“四大发明”的影子。

有一群赏花族,她们爱逛花市,随时拍照留影,只看不买。花市可以见到诸多品种的现代蕙兰:“愉快假日”、“日落”、“睡绒(平安夜)”、“幸运彩虹”、“睡美人(铂鸟)”、“盐山交响乐(悬崖)”、“幸运花(馅蜜姬)”、“大花(超女)”、“白水晶”、“两小无猜”、“暖月”、“启程(黄**术)”、“爱情呼叫”、“冰瀑”、“迷你梦”、“玫瑰人生”、“幸运铃(梦颜色)”、“恋姬”-------总之,大花蕙兰是后起之名,就花型和靓丽,不愧为古代蕙兰的后起之秀。

东说:亮出标题(21)唐朝诗林蕙草

蕙兰(学名:Cymbidium faberi Rolfe):是兰科蕙兰属的地生草本植物。假鳞茎不明显,集生成丛,呈椭圆形。叶带形,直立性强,叶脉透亮,边缘常有粗锯齿。花常为浅黄绿色,唇瓣有紫红色斑,一茎多花。花期3—5月;蒴果近狭椭圆形。

郎景川讲解蕙的情趣。

蕙兰是中国栽培最久和最普及的兰花之一,古代常称为“蕙”,蕙指中国兰花的中心“蕙心”,常与伞科类白芷合称为“蕙芷”,象征着“纯洁和清香”的品质。

以现代人眼光看:惠,蕙草,即惠兰,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瘦长,丛生,狭长而尖,初夏开淡黄绿色花,气味清香。一茎可开十来朵花,色、香都比春兰清淡。可供观赏,根皮可做药材。

春兰和蕙兰的差别,一般而言,春兰的叶较蕙兰短、细腻,叶脉也没有蕙兰明显,春兰基本一杆一花,蕙兰一杆多花。其实从花期分别最方便了,春兰花期2-4月,蕙兰花期稍后于春兰。春兰好鉴别,蕙兰在花期也好鉴别,4月开花的多半是蕙兰了

古代文士非常器重“兰蕙”文化。如今的“兰蕙”新品种不断增加,单从形态讲,古时是“小花”且色彩较为清淡,如今是“大花”加色彩艳丽。当前“兰蕙”有的品种的形象和意象也是不同于古时模样了,其代表意义也在改变,它们各自有各自的花语。蕙花的花语在古代是淡泊、清纯。兰花的花语和象征是:在古代是淡泊、高雅。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