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杂交和科技手法培养出新品种,其花语也有新意,再不是原来的山野兰花了。同样,蕙花,也在与时俱进,淘汰小花型,以“大花”姿态走进千家万户。即便是当下的现代人,特别是年青人郊游,发现野生兰花和蕙花,也会投去轻蔑的眼光。相比之下古人,特别是文人墨客,他们敬佩蕙兰,总之审美的传统观念受到现代观念的挑战。
遗憾的是有的蕙兰传统品种在中国本土已经很难找到,要靠从外国返销回国。有些土生土长的植物,眼看要变成“出土文物”了。在文学上见识蕙兰,还是到《唐朝蕙兰蕙草诗册》里选读诗句。
祖咏《寄王长史》:“终日何寂寞,绕篱生蕙兰。”
韦应物《鼋头山神女歌》:“蕙兰琼芳积烟露,碧窗松月无冬春。”
武元衡《秋日对酒》:“幽圃蕙兰气,烟窗松桂姿。”
以上诗句歌咏蕙兰落地山野而栖身,它们远离高贵的宫廷和名利势力场所,不追求繁华环境。
钱起诗句:“爱尔蕙兰丛,芳香饱时泽。”
李商隐诗句:“逸志忘鸿鹄,清香披蕙兰。”
元稹《含风夕》诗句:“馨香推蕙兰,坚贞谕松柏”
李中《留题胡参卿秀才幽居》诗句:“江近好听菱芡雨,径香偏爱蕙兰风。”
以上诗句歌咏蕙兰具有香气,属于君子香花。自孔子和屈原以来,许多名人志士都不断修身养性,追求高雅的风尚,让正气飘香四方和流芳千古。
羊士谔诗句:“蕙兰留杂佩,桃李想华簪。”
罗隐《大梁见乔诩》诗句:“骨凡鸡犬薄,魂断蕙兰招。”
张辞《上盐城令述德诗》诗句:“门风常有蕙兰馨,鼎族家传霸国名。容貌静悬秋月彩,文章高振海涛声。”
以上诗句歌咏蕙兰的象征性。“蕙兰留杂佩”,它要与君子做双向依存。“魂断蕙兰招”,蕙兰向落魄遇难的志士致礼招魂。“门风常有蕙兰馨”,蕙兰馨香象征着高尚的品德。
东方梦春问郎景川:古人视“兰蕙”为香草,我们的视角从它们分别是两种花卉看其象征意义,可以讲解到位吗?
郎景川回应道:兰代表古代君子意义,蕙代表古代山野居士意义。
东方梦春问道:蕙代表古代山野居士,山野居士与隐士有区别吗?
郎景川回答:有区别。扎根于上山下野的是山野居士,他们鄙视名利。而隐士多数人借退居山林为过渡期,达到东山再起的目的,最著名是“终南捷径”。
东方梦春再问:“终南捷径”不就是讲的是陈子昂的好友卢藏用的典故吗?初唐时期的卢藏用,年少以文辞才学著称,举进士及第,不得任官。他想入朝作官,隐居在京城长安附近的终南山,借此得到很大的名声,终于达到了作官的目的。是这个意义吧?
郎景川笑道:终南捷径指求名利的最近门路,也比喻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初唐时期山野居士最著名的是寒山子。寒山子好似蕙草,追求清淡,宁静致远。寒山子借佛门栖身求生存,作诗传播居士思想。
“啊!我知道了。”在一旁的西门幻金突然发声,她在思考《全唐诗》把寒山子列入佛僧诗人,原来寒山子兼有和尚与山野居士的双重身份。
郎景川以自己现身说法:为了节省费用,自己与人拼团旅游。游客观山看的是风景、风光、是美丽的自然,尽饱眼福。而诗人赏山寻的是山的性格、山的气派、山的格调。唐朝出现古怪的“寒山子”诗人,读其诗,品其趣,领略“诗山”的异谈,也就分享了“寒山”情趣。寒山(子)与拾得、丰干被称作天台山“国清(寺)三隐”,又因其名有苏州寒山寺。寒山寺又借张继唐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而扬名。
寒山子是唐朝著名高僧,据说长寿超越百岁。至少大历年间隐居天台翠屏山,他的诗大多写在山石竹木上。其中有一首七言:“一住寒山万事休,更无杂念挂心头。闲于石壁题诗句,任运还同不系舟。”
东说:中国古诗“金水榜单”评寒山子获得“诗山”名号。委托郎景川讲述“诗山”的趣事。
郎景川说还是按游戏规则办事。既然寒山子获得“诗山”名号,那么,寒山子就得有入榜诗篇和入榜选读诗篇。借“且慢”一声,要完成这个程序,得先做一番解密“寒山”。
寒山,含义有二:一为地名古代叫寒山;二为人名是僧人叫寒山。为了防止二者的混淆,本编给僧人寒山加一个“子”字,变成寒山子。但是对于诗文里的人名寒山不能呼作寒山子,否则人为地破坏了诗句结构。
寒山子作有诗歌几百篇,大多数没有标题题目,有必要时采用篇中首句为题。
入榜诗题目无正名,可选篇:“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碛碛风吹面,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