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终于消停了(1 / 2)

大明机械师 薛猫 2335 字 2017-05-27

朱由栋看着父亲的遗体,心里只觉得莫名的恍惚!没想到他就这样离自己而去了,离这个世界而去了。侍卫们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哭泣着不停,朱由栋却挤不出一滴眼泪,一个人悲伤到极限的程度往往是哭不出来的。可是朱由栋是因为什么而感到如此的悲伤呢?或许不是因为父亲的突然死亡,而是因为随着世子爷的死亡之后,他这个世孙在王府的地位必然摇摇欲坠。

没有密不透风的墙,一旦世子爷过世的消息传到了王府,王贵妃和振国夫人一定会立即部署下一部安排,到时候镇国将军极有可能被册封为世子,这样一来世孙就轮不到他朱由栋了,而是郡主朱徽妙的弟弟,王府的小公子,这个小家伙叫啥破名朱由栋可没心情去知道。

世子爷生前的另外四名侍卫决心留在衡山为世子爷守墓,朱由栋答应了。事实上,朱由栋心里很清楚,这四位侍卫恐怕是为了避嫌,或是担心被朱由栋灭口,毕竟他还不想让世子爷过世的消息传出去。而且杀害世子爷的凶手就是侍卫之一,若是追究起来,他们四个也是难逃其咎,若是能以为世子爷守墓的名义而全身而退,那已经算是他们的大幸了。朱由栋之所以成全他们,一来是觉得他们确实与世子爷的死没有关系,没有理由受到株连,二来他们本来就是世子爷身边多年的侍卫,让他们留在衡山继续守着世子爷也是再适合不过的。

回到王府之后,朱由栋没有把世子爷被陷害的消息告诉世子妃,他如何忍心!何况当务之急不是悲伤,他们没有一点的闲暇的时间为世子爷的死而难过。眼下,王府乃至整个长沙城还没有人知道世子爷的真实情况,朱由栋已经让长沙府的所有道观向大众宣传,世子爷追随冲虚道长云游四方而去了。那些道观也十分乐意,因为他们可以借世子爷的名声和威望为道士以正名。然而,有一个人不得不防,那就是最大的嫌疑犯,那个送水的侍卫。

嫌疑犯一定会回到长沙城,和镇国夫人的贴身丫鬟接头,把行动的结果透露出来。一旦被他们知道世子爷已经中毒身亡,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朱由栋必须阻止这件事情的发生。对此,朱由栋的方案是在两头同时设防。镇国夫人这一头,朱由栋让郡主朱徽妙帮忙,监视着镇国夫人以及她的贴身丫鬟,一旦丫鬟有外出行动或是单独离开,必须尤其的注意,因为那很有可能就是要跟嫌疑犯接头了。至于嫌疑犯的另一头,朱由栋让侍卫周峰暗中带人在长沙城各个城门以及王府的各个府门进行蹲点守候,一旦发现了嫌疑犯的身影,立即逮捕。

果然,不到两天,两头都有所发现。郡主发现,镇国夫人的贴身丫鬟单独离开了王府,便一路跟踪而去。另一头的周峰也同时发现了嫌疑犯的身影进了城,为了不打草惊蛇,周峰先一路跟踪,准备在没有人的地方将他逮捕。巧就巧在,嫌疑犯和镇国夫人的贴身丫鬟都来到了同一处隐蔽的小茅屋里。周峰和郡主同时现身,把他们给一举抓获了。

朱由栋将这两个人押往书院秘密进行审问。然而,他们却不招供。朱由栋跟嫌疑犯说了厉害关系,说自己是人证物证都有,他是难逃死罪,如果拒不招供的话,就株连全族。到时候,别说镇国夫人了,就是王贵妃亲自出面也是救不了他的。但是,如果他愿意把事情来龙去脉进行招供,就饶恕他的全族。于是,嫌疑犯只好把自己如何投毒害死世子爷的过程招供了,同时牵连出镇国夫人的贴身丫鬟,说一切都是丫鬟指使她这么做的,还给了他巨大的钱财作为报酬。

可是,当朱由栋问他,是否知道又是谁指使丫鬟这么做的,得到的答案却是不知道,竟然丫鬟是镇国夫人的人,而镇国夫人又是王贵妃的人,他自然不敢多问,因此要想指认镇国夫人是没有依据的。这样一来,朱由栋只能对丫鬟进行逼供,由她来对镇国夫人进行指控。然而,这个丫鬟的嘴巴实在是太硬了,无论朱由栋如何循序逼供,她都矢口否认整件事情和镇国夫人的关系,而说这一切都是她自己一个人预谋的。这当然是一派胡言,一个丫鬟为何要跟世子爷作对,又哪里来的钱财收买侍卫。

朱由栋打听得知,这个丫鬟是个孤儿,从小被镇国夫人收养,因此可以说是一心一意为镇国夫人卖命,如此命都可以不要,怎么可能指控镇国夫人。朱由栋意识到一切功夫都白费了,要想借此机会打倒镇国夫人,为世子爷报仇恐怕是不成的了。又见郡主朱徽妙的脸色极为难看,这才想起镇国夫人再怎么说也是郡主的亲娘,朱由栋只好放弃。为了继续隐瞒世子爷的真实情况,朱由栋以私通的罪名把这两个罪人交给了王府的审理所,进行了死刑的处决。

镇国夫人听说了此事,大惊失色,当然她并不是因为自己的贴身丫鬟被处决而愤怒,而是担心事情败露,危及到自己的身份和地位。郡主朱徽妙趁机劝说自己的亲娘,希望她不要再对世子爷和朱由栋有杀念了,还撒谎说她的贴身丫鬟事实上已经把所有的事情招供了,好在朱由栋既往不咎,让审理所的人不再刨根问底,这才没有危及镇国夫人乃至王贵妃,否则的话,镇国夫人和王贵妃也不会有好日子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