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叶庭敏正在为李氏唏嘘着,大林氏的目光却落到了韩倩身上。韩倩早已没了孩子的稚气,这几年出落得亭亭玉立,如一株空谷幽兰,静静盛开在无人之处,既清且艳,温婉素淡。韩倩今年就十三了,在古代已经可以被当做成年人看待了。按照大周朝的习俗,女孩子十二三岁就要开始找婆家,十四五岁左右就会订下亲事,十六出阁。可是韩倩的生母李氏一向不把韩倩这个女儿放在心上,要么卧床养病,要么一心只搁在儿子身上,至今也没有听说她为韩倩操心婚事的消息。
女孩家的好年纪有限,最是耽误不得的。
想到这一节,大林氏不由敲打李氏道:“她们这些小姐妹里头,蓉姐儿就要嫁了,过不久她妹子也要准备着出阁了吧。李家这两个千金,都是极出挑的,想来家里都是看重的吧。我们家的女孩里头,分出去的几房呢,我也不想管,咱们这两房呢,我一辈子只得了几个儿子,总是遗憾没个女儿,敏姐儿虽养在我跟前,又还小,什么事都不懂,倩姐儿十三了,又是咱们家这一辈头一个女孩,最最尊贵的,很该格外看重些。她如今也大了,有些事你该替她预备起来了。”
屋里众人都明白了“有些事”指的是什么。李氏听出大林氏隐隐的指责和不满,心里有些委屈,但又不敢表露出来在,只得连连称是,道自己粗心,忘了这件大事;韩倩一边感动大林氏对自己关心得无微不至,一边又是害羞至极,脸红得像是水嫩嫩的仙桃一般,捏着帕子不说话;“年纪还小,什么都不懂”的叶庭敏倚在大林氏怀里装傻,还是赵氏替羞得满脸通红的韩倩解了围:“敏妹妹在屋子里呆了这么久,怕是闷了吧,要不劳累劳累五妹妹带她出去走走?”
韩倩急忙应了。叶庭敏也不想韩倩太过尴尬,便上前拉着韩倩的手随她出去了。
韩倩的手细腻柔软,掌心传来的温度令叶庭敏感觉十分舒服。
话说当年落水事件之后,韩倩仿佛真心悔改了,不仅对大林氏更加恭敬孝顺,也没有再对她做出什么过分的事,反而加倍疼爱,不像以前那样是为了讨大林氏喜欢做的秀,倒像是出自内心的。天长日久下来,两个人也渐渐有了亲姐妹的情分。
她仰头看着韩倩,韩倩的脸色白里透红,带着少女的青春活力,还有韩倩自小就有的温柔大方,饱含对未来的生活的期待。
叶庭敏暗暗叹息,其实她觉得让李氏来给韩倩相看婚事十分不靠谱。这些年大林氏没少敲打李氏,可是老师好依旧我行我素,从不曾多在韩倩身上花一分心思。要是这事大林氏全权委托给她,十有八九李氏不是随便找个歪瓜裂枣把韩倩给嫁了,就是拿韩倩的婚事当筹码,找个将来对韩修的仕途有利的女婿。总之,韩倩的幸福是不在她的考虑范围之内。韩倩若是想有个好出路,估计还得大林氏给力啊。
————————————————————————————————
在李氏的翘首以盼之下,李氏兄妹到京的日子很快到了,一行人直接住进了亲家余家。余家的大公子余厚年之前为祖父守丧三年耽误了年纪。如今出孝不久,余家人便迫不及待地提起了婚事。兴冲冲地接了未来儿媳妇和儿媳妇的兄长妹妹之后,余家人待客人歇息了几天,便火速办了婚礼。婚礼上余家老太太几乎喜极而泣,拉着新娘子的手连连道好,感动得好像今晚入了洞房,明天她就能抱上重孙子一样。
新娘李大小姐,啊不,如今是余大奶奶了,莲脸杏眸,标致端庄,身材略微丰腴,古代人眼中典型的福相,举止娴雅,一笑便满面春风,和丰神俊逸的新郎很是登对,天作之合,想来这对新婚夫妇对彼此都很满意。
叶庭敏也看得很开心。虽然她和新人并不相熟,但她由衷地希望每个女孩都能得到幸福。
新婚半月后,李家大少爷才带着妹子住到了韩府。李家大少爷名叫李墨,虽出身在武官之家,但自小请了先生跟着念书,这一回上京来除了送妹出嫁,也有结交京中士子的念头,因此便和同道中人韩佩一同住在了外院。
李家三女名叫李薇。李家姐妹眉眼都和姑姑李氏有些相像,但是余大奶奶只copy了李氏的样貌,却没有遗传到李氏的性格;李薇才是李氏100%复制版,据李氏身边的冯妈妈讲,李薇活脱脱一个年轻时李氏,美丽俊俏,爽利大方,比韩倩更像是李氏生的。或许就是这点相似,李氏大概在她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因此对李薇格外的怜爱亲近,不仅亲自过问李薇的饮食起居,还把她挪来和自己一起睡。
韩倩身边的丫头柳枝偷偷告诉叶庭敏,韩倩夜里曾为此哭过好几回。
叶庭敏只得悠悠叹气。
李氏对韩倩的淡漠简直浸到了骨子里,女儿的哀求,大林氏的敲打,丈夫的斥责,三管齐下,也没能把她从这条歪道上掰回来。
其实在古代有这种想法很正常,这是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思维定式。在原始落后的农业社会里,男人在体力上强过女性,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