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萧规曹随(1 / 3)

“拉倒吧,小江的算盘是不是你拒绝了,他机会大一些”。

“其实,我认为做个跟随者,最重要的是自知和愚忠,人这一生,定好了位,就算错,那也是人生吧”。

“不用说的这么隐晦,我和你谈,就是把事情谈开,大局面,高义建比你做的好一些,商业公司作为集团分公司,高义建会进一步,这样你放心了吧”。

“那样儿童城就是德涞小镇的一个业务单元了吧,设置一个店长就可以了”。

“对,隶属商业公司,同时你的精力往二期招商运营倾斜”。

冯小华听到这里也基本了然,刘炳厚话里话外的意思是将冯小华升起来,从儿童城剥离,用政治名词理解,就是摘桃子。

看来刘炳厚是想把所有客商资源都接过去,把冯小华现在自保的最大力量瓦解掉,这样看儿童城看似能得到集团公司更大的资源,其实是冯小华的想法没法在儿童城继续实施。

如果有对儿童城发展更合适的人选,冯小华不是不能放下,但是这个领域,自己研究了七八年都还感到把不准脉,如果因此葬送了儿童城的前程,冯小华非常痛心。

刘炳厚又不是王德江那样用人不疑的个性,他的想法会很快落实到儿童城,冯小华主要调职,没几天或许儿童城的路子就改样。

但是刘炳厚给了冯小华升官加爵的大道,就如同一个区长,在区里做了一个上了央视新闻的项目后,调到市里做副市长去了,彻底的剥离了这项目。

这是刘炳厚考虑成熟的方案,先防风收购,然后许以二百万,今天是正式的剥离。

而且今天冯小华的局面是,二百万的收购资金也没着落了,百分百的股份还变成百分之三十。

刘炳厚说的很明白,是儿童城三十的股份,集团公司的股份可没冯小华一根毛。

这个数学方程式是刘炳厚给冯小华一个商业总经理,换取冯小华七十的股份。

就是这么简单。

但是刘炳厚划拉了一大堆装饰品来掩盖这个核心问题。

如果冯小华还是几年前的雏鸟,可能还感恩戴德,但是经过了生意场的明枪暗箭,他已经能看清一个问题的实质。

冯小华的权利看似大了,是整个德涞小镇的商业公司总经理,但是这个总经理不再是冯小华的主动,保不齐哪天,又被调了,或者免了。

因为主动权没了,就真的我为鱼肉人为刀俎。

三十的股份,也是泡沫,第一年本来不盈利,第二年甚至往后,就算盈利,但是换成发展基金,冯小华还是什么也得不到,还得拼死拼活的拉磨。

这便是生意场的常态,这,也是生意场的看不到的硝烟。

一堆如花似锦的好听话,掩盖一个非常难以发现的大坑。

城市套路深,生意场,何止套路,是埋骨地。

海底世界的范总也是生意人,可也不是刘炳厚这般出牌。

王德江也是,也不是这般出牌。

徐总也是,也不是这般出牌。

但是刘炳厚就这般出牌,或许,这是他和王德江分家的原因吧。冯小华怅然的想。

那么换成自己是刘炳厚,自己怎么出牌?

自己一定会给冯小华集团的股份,就是百分之三到五把,然后玻璃冯小华全部儿童城的股份,将儿童城彻底变成德涞小镇的分之,以股权交换的方式,以心换心。

这样做,冯小华感受得到诚意,就会卖命的拉磨。

以股权交换的方式,就算给冯小华三个股份,冯小华的商业总经理身份,也是集团董事总经理的身份,这就给了冯小华安全感,冯小华的总经理位置就稳当了。

说到赚钱,即使冯小华股份很少很少,在总经理的位置上,一年随便的搞出几十万是很容易的事情,只不过冯小华不想那么做。

刘炳厚给了冯小华一个看似诚意,实则虚伪的交换条件。

这一招不得不说高明,冯小华不表态,接下来的收购便再无音讯,因为人家刘炳厚给出条件了,而且还包装的不错。

冯小华表态,那么自己就手里再无博弈的棋子可用。

如果说刘炳厚没想到股权交换,打死冯小华都不信,刘炳厚不说,就是他不愿意那么做。

刘炳厚也不信冯小华想到股权交换,但是冯小华提出来,就是不识抬举。

这师傅的招数,干嘛招呼自己徒弟,真是的。冯小华哭笑不得。

“嘿嘿”。冯小华没忍住笑了出来:“师傅,问句不该问的,大哥的股份在集团多少”?

“他没有股份,德涞小镇这里,王总做投资,我做开发,王总占五十一”。刘炳厚笑了起来:“你是想问股权交换吧,我想过,但是这事很复杂,王总要开口才行,你得理解我的苦衷